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点击量:13787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题:《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新华社记者黄玥

106年前,一本名叫《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书刊在上海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在中国革命史的地位举足轻重。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的变化令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救中国,首先要进行思想革命。救亡图存的希望在青年,而青年的希望在先进的思想。《新青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中央档案馆收藏着这本难得一见的创刊号。这份杂志版面16开本,封面设计引进了西方美术和印刷先进技术,格外醒目。

杂志上半部为一张长方形图片:一群并肩而坐听课的青年,图片中标有法文刊名“LA JEUNESSE”,为“青年”之意。

发刊词《敬告青年》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青春有为、奋发昂扬的气息,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伴随着销量飙升,并且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青年》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对一代中国青年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当时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后来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这样谈到《新青年》:“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新声社”恽代英等人在给《新青年》的信中写道:“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

《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及后来的五四运动,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新青年》崇尚的自由、进步、民主、科学等历史命题,让无数爱国青年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大能量,开始了救国复兴之路的艰辛探索。

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与会者的平均年龄仅为28岁。

百余年来,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人日夜兼程,用奋斗凝聚起一个活力四射的青春中国。

恩格斯说,青年的性格就是时代的性格。

一百多年前,民穷国弱,山河破碎。无数优秀青年饱怀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而强大的中国,贡献青春与汗水,乃至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建党百年之际,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新华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下一篇:为了那抹“一大红”——百年会址守芳华原貌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