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看小康系列报道之二 中原粮仓快乐种田人

    点击量:11582

 初夏时节,豫南遂平县的小麦早已经收割完毕,墒情正好,农民开始抓紧播种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此时,种粮大户、遂平县军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军红一边忙着分配即将播种的花生种子,一边电话遥控社员售卖丰收的小麦。“现在过麦季真轻松,我们流转的6600亩地,连收代种加销售半个多月就能全部忙完。”49岁的魏军红说,“如今机械化水平高了,种地不再是累活,靠着双手,在土地上就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坚守

魏军红是遂平县玉山镇贾庄村村民,曾经打过零工、做过生意,但他始终觉得还是种地更踏实。“之前没有大规模流转土地时,家里的十多亩地也一直没有放下过,不论在哪儿干,每到农忙季节都会回来忙地里的活儿。”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魏军红说。

魏军红是一个农家子弟,初中文化水平。他始终认为,只要老老实实在土地上干,肯定能发家致富。2003年,刚成家不久的他迫于生活的压力,在朋友的牵线下承包了100亩地种小麦。次年,魏军红仔细算了一下,一年多,他净赚了1万多元。面对这笔“巨款”,他兴奋了好几天。

然而,第一桶金到手后没多久,魏军红母亲的一场大病就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困境之中,思想活跃的魏军红看到,当时粮食价格虽不太高,但从农民手中收粮食,再把粮食分等级销售,还是有一定利润的。随即,他转身成了一名粮食经纪人。之后的两年里,农忙时他把自家的十多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年年丰产丰收,农闲时则开始收购粮食。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在土地上摸爬滚打的过程中,魏军红认定农业发展还要靠机械化支撑。2005年,他借钱买了第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为提高作业效率,他先后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了7次更新。慢慢地,在魏军红的带动下,村里也有几户村民买了农机,开始在土地上“刨金子”。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机补贴政策普遍向好,2013年,魏军红和村里的几户拥有农机的村民商量成立了遂平县军红农机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为附近的村民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

2015年,魏军红尝试流转了1000亩地用于繁育小麦种子。但让魏军红没想到的是,当年虽然小麦取得了大丰收,但是因为被骗,1000亩小麦被种子公司拉走后,一分钱也没得到。这让他不仅把自己的家底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不少外债。

当时,摆在魏军红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放弃种地,通过其他途径慢慢还钱,另一条是继续种下去,在土地上寻求希望。“当时我觉得,只要坚持种粮食,肯定能挣钱。”魏军红坚定地说。2016年,他又增加流转1000亩地。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小麦取得了大丰收,他不仅把欠下的钱还上了,还小赚了一笔。看到希望后的魏军红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随后的3年间,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6600亩。

底气

记者好奇,是什么让魏军红面对着几千亩地能够坦然耕作?魏军红淡定地说,国家的惠农政策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让种地更加有了底气。

在魏军红看来,种粮食只有规模化才能挣钱,种子、化肥、农药等都是从厂家直接购买,仅在采购农资方面就能节省不少钱,加上合作社有农机保障,每年在生产环节仅农机作业就能节省60多万元。

在魏军红的带领下,军红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合作社已经拥有5台大型拖拉机、1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花生摘果机、5台植保无人机等机械。“现在种地和原来比起来变化太大了,之前打药用小四轮喷防,现在一台植保无人机一天可以打500亩地,短短几年效率提高了10倍多。”魏军红说,之前种十多亩地,每到麦季总忙得团团转,现在面积再大都没有了那种感觉,“因为都是全程机械化,种1000亩和种5000亩对我来说区别不太大。”

农业生产要精打细算,魏军红在这方面算了一笔明白账:花生成熟后,人工摘果效率低、费用高,而花生摘果机的工作效率则能提高几十倍。花生摘果机每亩的服务费用是100元,1000亩就是10万元,一台机器最贵才15万元,因此直接买一台机器更划算。

随着魏军红种地的规模逐年扩大,国家的许多惠农政策他都可以享受,有对种粮大户的专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今年政府又给补贴了一部分专项资金用来购买农机,包括1台烘干机、2架植保无人机、1台自走式喷雾机。”魏军红喜上眉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种地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在发展过程中,魏军红也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秋季,当1000多亩花生临近收获时,连续多日的降雨让花生摘果机无法进地收割。他只能发动村民,采取用花生抵工钱的方式,让人工从地里刨,降低损失。“当时,幸亏提前给花生买了农业保险,由保险公司补贴了一部分,否则真是赔大了。”魏军红说。

多年来的种地经验让魏军红体会到农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现实,特别是对于种粮大户来说,更需要运用好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同时,要用好国家在打井、修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发挥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作用,提高社员和周边农户的种植管理技能。

饭碗

一步步走来,魏军红的妻子吴焕军感触最大的是,刚结婚时家里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日子过得很清贫。“通过种地让家里的条件变好了,现在需要啥家电都可以随意添置,每年农闲时出去旅旅游,平时没事了可以跳跳广场舞。”吴焕军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

在魏军红看来,自己致富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小家庭,看着村里的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他总是想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77岁的董金海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5年开始跟着魏军红干一些零活。“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不仅能享受低保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还能跟着军红打工挣点零花钱,这贫困户的帽子早都摘掉了。”董金海乐呵呵地说。

当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很多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农忙时,一部分农民则可以跟着魏军红打工。目前,魏军红直接带动了40余户村民务工,其中12户为贫困户,同时他坚持有活优先让贫困户来干,仅此一项去年就支出劳务费20余万元。

在遂平县,魏军红因为种地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贾庄及周边村庄,大多数农民也都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的综合收益,不如我给农户支付的租金高,依托合作社,现在有人专门种、专门管,而且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种管收处理好,不愁粮食增产不增收。”魏军红说。

如今,魏军红每年仅小麦就为国家贡献超过500万斤,同时还发展了60多亩果园,种的有桃、葡萄、梨等。“以种粮食为主,果园主要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果子成熟后除一部分销售外,另一部分分给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魏军红说。

对于未来,魏军红也有自己的打算:接下来继续跟着国家政策走,不断添置高科技农机设备,为种好粮食打基础;同时稳中求进,再流转3000多亩地,种植总规模突破1万亩,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

“粮业红军”是魏军红的微信名字。他解释说:“虽然我现在发展得很好,但丝毫不敢放松。我是想让自己在粮食生产上获得最终胜利,种出更多的优质小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 / 胡海洋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的社区不一样

下一篇:​河南驻马店:市民的“面子”和城市的“里子”​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