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嫘祖文化浅议西平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点击量:61825

 ■  西平县人民文化馆项目组

( 项目负责人:翟华玲;成员:金春占  陈向阳  谢连生 张  涛  焦晓红  翟晓辉)

摘  要:传统民俗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平县传统民俗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现代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缺乏地域特色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衰退的现象。为进一步做好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记忆,让传统民俗节日有效延续并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要坚持政府主导与民间自主保护、保护传承民俗与创新发展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  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生生不息的传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源自百姓生活,来自百姓需求,体现百姓心理,是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元素,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但在现实中由于多种原因,传统民俗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日趋淡漠。如何进一步做好西平县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俗节日文化记忆,是文化工作者一项重要课题。

一、西平县传统民俗文化体系的渊源及现状

西平古为西陵。西周时期为黄帝后裔——柏皇氏的封地,春秋时期为柏子国,西汉高祖四年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水经注》记载:西平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的记载。《通鉴外纪》云:“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嫘祖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技术,和黄帝一道开创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被誉为“人文女祖”,并被后人尊奉为蚕神和行神(旅游之神,因其喜欢远游)。西平一带流传有大量嫘祖植桑养蚕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口碑资料,有嫘祖坟、娘娘庙,村名、地名和沿袭久远的蚕祖祭典等风物掌故和民风民俗。民间传说农历三月初六是嫘祖的生日,所以每年农历三月初六,西平县及周边漯河、舞阳等十里八乡的群众成群结队聚集到董桥村顾庄举行嫘祖祭奠活动,唱大戏,做寿面,为嫘祖过生日。祭奠活动选择在嫘祖生日和农历节气小满新蚕茧上市的日子举行,三月初六祭奠嫘祖的祭奠仪式,千百年来久盛不衰。据传说,黄帝和嫘祖的大婚日子选定在农历六月初六。嫘祖对人间婚姻状况有着深刻的认识,为克服盲目婚姻引发的社会问题如抢婚、乱婚、争风吃醋杀人,她向黄帝提出了八拜成婚的新风俗,所谓八拜成婚,即“拜天、地、日、月、山、河、祖先、夫妻对拜之盟誓之约”。黄帝对嫘祖破旧迎新的意见非常认同,在农历六月初六那天,两人举行了八拜婚礼。后人为纪念嫘祖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物质文明和开创八拜婚礼的精神文明之举,把黄帝和嫘祖成婚的六月六作为纪念日每年进行纪念,并逐步演化成众多新人结婚的良辰吉日,成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经专家反复考证后,认证西平县是嫘祖的故乡,2006年,西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嫘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妻子,被誉为“人文女祖”,被祀为“先蚕”、“行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嫘祖文化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炎黄文化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系、魂之所萦、情之所牵、血之所凝。

西平县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精彩纷呈,可以说是四时八节,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三月祭祖扫墓,五月端午节插艾叶,七月七观星,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

二、西平民俗文化特点

一是历史性。从产生看,西平的民俗文化与嫘祖文化等神话传说共生共长,并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呈现出典型的根系文化特征。从发展来看,西平县位于中原腹地,“天中”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其漫长的演变和形成过程中,以嫘祖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并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西平的民俗文化成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和骨干。如嫘祖与黄帝结婚时提出了八拜成婚,在西周时期逐步演化延伸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仪“六礼”并固定成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又如:“十月一”,民间又称“十来一”,据《云笈•轩辕本纪》载“帝周游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祖神”。据史学界考评,嫘祖死于道的时间为十月初一,这个日子在西平称为“祖节”、“鬼节”,约定俗成此日祭“祖”,既祭祀“嫘祖”,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目前延续至今并演化成祭祀自己的“祖先”,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二是地域性。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也充分反映了民俗的地域性。西平素有帝乡侯国之称,除一代伏羲柏皇氏在这里称王外,从西周到明代,先后有数十位皇亲国戚在这里称王称侯。西平在早期历史上依附过蔡、郑、晋等国,春秋属楚,战国归韩。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吸纳了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精髓,经过长期的文化碰撞与历史演变,逐渐融汇形成了兼具南北风格、灿若星斗的民俗文化,并产生了具有西平地域特色的始祖文化、纺织文化和冶铁铸造文化等,并衍生出与之相关的独具西平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嫘祖生日这天,在西平县吕店乡董桥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名曰:“祭蚕神”,仪式结束后还要唱上三天大戏,会场上有杂耍、绝活、大铜器等。目前《西平大铜器》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三是世俗性。西平民俗文化的世俗性表现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敬畏”、“祈福”等方面。在“敬畏”方面,首先体现在对“自然法则”的敬,作为中原文化一分子,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主要体现在对 “先祖”的敬,如对嫘祖祭祀有恭读祭文、乐舞告祭等多项议程,并且场面庄重、肃穆。而“敬”的基础是“畏”,这在民俗的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祭灶(腊月二十三日)民谚:“二十三,祭灶官”。在西平,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为他践行,带有贿赂性质,希望他上天说好话,所以民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俗语。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个灶神更倾向于向天帝打小报告、说坏话,所以要粘住他的嘴巴。这与其说是敬,不如说是畏。再如对祖先的敬,传统年节或家族中的重要时刻,特别是每年清明、“十来一”、除夕和元宵节以及其它祭祖的日子,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到坟上去烧纸祭奠,都要祭祀禀告祖先,这些祭祀一是追忆祖先功业,二是希望他们保佑家人,这种世俗性尤为突出。世俗性表现在“祈福”方面,主要是民间对自然、鬼神、英雄、祖先的祭祀,最终目的是祈求他们对当世之人护佑。所以,子孙满堂、五谷丰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祈语都是这种思想最好的表达。

    四是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一直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中止。如在节庆方面有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期,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称之为“除夕”,这一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等,这些年俗己经深入到了人们的血液里,经过无数代人的影响、接受与继承,已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

五是变异性。民俗民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整个中原文化的整体演进一样,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以使其满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及个体的心理需要。正如《战国策•赵策二》载赵武灵王语云:“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还说:“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因时制俗,与时俗变,是民俗的一大特征,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西平民俗文化也不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三、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

历经历史沧桑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随着社会发展,历史的变迁,科技进步和人员的频繁流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乃至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使西平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目前传统民俗节日往往被蜕变成了单纯的假日、美食节或购物节,传统婚嫁习俗成了比阔、炫富,婚礼也逐渐变得西式化,其文化意蕴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日趋淡漠。

一是现代化的冲击。这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非常紧密,不仅仅是在经贸层面上,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也是非常紧密的。现在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主要是科技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模式。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风异俗,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西方的一些风俗习惯开始传入中国,像西方的传统节日,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除此之外,西方的一些生活习惯,价值理念也开始传入中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改变。而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但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使培育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土壤”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容。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但随着无线网络等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而信仰成分则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增加,这是许多传统民俗节日被逐渐“淡化”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

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诸多文化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快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地方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清查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比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遭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演绎的是同样的主题,遭受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一个火爆,一个冷清。外来时尚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青年拥护的原因,并非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或深远,而是通过宣传、包装、造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突破,打造出来的鲜亮形象博得了青年的偏爱,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自身所忽略的。我国传统文化单以内容上的博大精深为傲,而忽视了外在包装与其他必要的宣传手段,造成形式上逊人一筹的现状。如西方的情人节在我国年轻人中日渐流行。我们的青年人为什么过情人节?是纯粹追求一种节日的浪漫,还是认同其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七夕”节代表的也是爱情,为什么不受追捧?单就这两个节日来讲,“七夕”的来龙去脉大家都清楚,而情人节则清楚的不多。知道“七夕”的人,都清楚这个节日其实并不浪漫,还带有感伤的情调,不过也罢。重要的是,但凡节日,总要有点仪式,有象征物,而“七夕”是没有的。这是今后传承民俗文化应该加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缺乏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是民俗活动的灵魂,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集中体现。但从西平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来看,融入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少,人为拼凑成分多,地方特色成分少,内容和形式上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未能很好地挖掘出地方传统民俗节日真正的文化内涵,存在着“为办节而办节”的现象。如西平县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灯展活动,本来是体现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但是近年来商业气氛越来越浓,成了众多商家宣传自身的阵地,本来应该呈现年味十足的花灯基本上成了灯箱广告;还有每年三月初六举行的《嫘祖祭典»,因为过分商业化而导致祭拜地点不固定,再加上缺乏与嫘祖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因此祭拜典礼一过,就被人们所遗忘,留不下多少文化记忆,更谈不上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影响了我县民俗节日活动的吸引力。

四、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民俗文化是创新发展的,创新发展是传统民俗文化繁荣和传承的根本。在文化的继承上,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现代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若刻舟求剑地固守传统文化原来的形式或精神,反而易加速传统文化的死亡。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俗文化记忆,让传统民俗节日有效延续并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有以下四点建议:

(一)坚持建立政府主导与民间自主保护相结合。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根基,如春节期间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的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发挥好政府的主导、引导作用,按照本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规划,把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纳入到城乡建设之中,并有计划的将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之中,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传统民俗文化挖掘保护和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要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的力量,通过建立村级老年协会、婚丧协会及民舞协会等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组织,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并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坚持保护传承民俗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的延续性在于继承,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将民俗文化的地方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不断地更生创新,才能保持和发展其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的地方特色,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活动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为更多人接受,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当然,创新发展并不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西平县文化馆每年春节期间义务为群众写春联、正月十六举行全县大铜器比赛、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举办灯谜竞猜、征联活动等,为西平民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由于西平文化馆几代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着不同寻常的责任心和执着,使西平文化工作在全国县级评比中历年稳居先进行列,为创建历史文化名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文化馆负责收集、整理、申报的传统音乐《西平大铜器》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民间舞蹈《西平鱼灯》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当前,文化馆以“申遗”为契机,逐步把注入时代元素的民俗保护项目推向更高的舞台。如2008年组织西平大铜器表演队参加在江苏举行的全国农民文艺汇演,气势恢弘、铿锵有力的表演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一举获得最高奖“金穗”奖; 以后又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演出等活动,在演出过程中使之不断的创新、发展与壮大。

(三)坚持传承传统民俗与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时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与培育现代文化提供了遵循。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种创新,除了为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外,还应该注重培育现代节日文化。因为现代节日文化中蕴含和体现着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特性,对于展现一个地方的创造力,增强一个地方的凝聚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以民俗文化积淀为基础,以促进现代文化发展为动力,把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与群众实际生活相结合,找出文化的闪光点和符合当地特色的聚焦点,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传统民俗文化与与现代节日融会贯通,实现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目标。如西平县省级“非遗”项目《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该传说中董永“卖身葬父”体现出的德孝文化和两人不畏困难,勇于追求自由幸福生活所体现出的爱情文化,在当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坚持民俗文化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要求。目前,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经济鸣锣开道,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特别是在当前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新形势下,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旅游这只有形的手与我县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近年来,西平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嫘祖故里”文化品牌,吸引了诸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谒祖、投资兴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2015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西平县与福建省欧文房地产股份公司成功签约1.45亿元的嫘祖文化苑建设项目,成为第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签约的唯一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建设西平嫘祖故里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不仅提升了旅游品位,而且也给国内外华人来西平寻根问祖创造了条件。通过祭拜活动,使更多的炎黄子孙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网络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论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

下一篇:王国生与郑州大学师生座谈交流时强调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 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开创新局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