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639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明朝广宁前屯卫,也称辽东前屯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山海关外第一卫,管辖从铁厂堡的吾名口台起,至锦川菅止,一百六十八里的长城线。宣德三年(1428),辽东总兵巫凯与都御使包怀德上疏在广宁中屯卫和广宁前屯卫之间增设宁远卫,广宁前屯卫只辖中前(今绥中县前所镇)、中后(今绥中镇)两个千户所,辖城堡十座:即铁场堡,永安堡,背阴障堡,三山营堡,平川营堡,瑞昌堡,高台堡,三道沟堡,新兴营堡,锦川营堡。有马兵3264名,步兵1934名,屯田军600名,煎盐军31名,炒铁军27名。
广宁前屯卫确山刘氏的世系传承和武勋世衔,现存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虽然该卫在与蒙古、后金、清作战中,出现过不少刘姓将领,但却无法断定与确山刘氏有没有关系。广宁前屯卫确山刘氏的明确记载见于乾隆《济宁直隶州志》卷二十六《刘汶传》,称刘汶之父何毓秀本姓刘,本确山县人,“以乱徒辽左,从何姓”。康熙《山东通志》记载:“何毓秀,辽东前屯卫人。由副榜贡监,康熙六年四月任(山东按察使)。”清初吴三桂也是广宁前屯卫(也称辽东前屯卫)人。有此关联,有人认为,入清后何毓秀能够快速升迁,由重庆知府到吴三桂治下的云南副使、参政,与吴三桂的提携有关。《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十七年平定吴三桂之乱后的十月,“上乃加山东按察使何毓秀太常寺卿、工部郎中张光岳太仆寺卿、奉天府治中佟启圣通政使司左通政、安丘县知县胡端通政使司左参议、行人司行人崔启元鸿胪寺卿、武乡县知县齐漳通政使司左参议”,命他们去原吴三桂控制地区“招抚陷贼官员兵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尔等曩在滇、黔,素多亲识,易于开导,必相信从”。
何毓秀,字九合,一字瀛庵,中顺治十一年副榜,入国子监。顺治十七年出任重庆知府,十二月调任云南按察使司副使,管参政事,分守临元道。在康熙五年五月己丑,升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康熙十七年和二十二年分别以太常寺卿及四川按察使的身份到云南和四川,招抚吴三桂旧部。
关于何毓秀的祖辈,何毓秀的长子刘淇为他的弟弟刘汶撰写的《亡弟鲁田墓志铭》中称其“王父讳颜”,说自己的祖父,也就是何毓秀的父亲讳颜,应该是第一位改为何姓的广宁前屯卫确山刘氏。至于这次改姓,可能与崇祯十六年(1643)皇太极发动的广宁前屯卫之战有关。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清兵由中后所开至前屯卫,十月初一清军攻陷广宁前屯卫城,放火焚烧了卫城中的公私家舍。总兵李辅明等4000余将士殉国,另有二千一百有二名被俘。刘颜家族作为历代服军役的勋官或军户在战斗中有不少人牺牲或被俘。能够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漏网,说明何毓秀和他的父亲刘颜可能不是应袭舍人或正在役军户,而为舍余或军余。他们之所以改姓,是因为家族成员多次参与过对后金和清军作战,并具有一定的名气。为了避免清人清算,只能掩饰身份避祸。据康熙《处州府志》记载,成功躲开这次卫灭之战的广宁前屯卫(辽东前屯卫)卫武勋世家的刘姓人还有当时由世职升徐州总兵的刘世昌。他投诚清朝后,“授守处州,招抚旧镇方国泰、屠埒鳌、方元选等共八员,安辑盐徒,苈藔矿盗,不令作奸。”其犹子刘登瀛由世职升游击,换札守处州,统领游骑。
广宁前屯卫确山刘氏应该是个比较重视读书的家族。明朝前屯卫也有一些入贡做官的人,如成化岁贡,仕武清县丞的刘资;弘治岁贡,仕磁州判官的刘贡、任介休县丞的刘达等,不知是否是广宁前屯卫确山刘氏族人。入清后,何毓秀子孙三代考科举入仕,就与家族重读书的传统有光。何毓秀中顺治十一年副榜,入国子监读书,历任重庆知府,云南副使、参政,山东按察使。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又改任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因招抚川、陕有功,归至济宁,死后葬在济宁城东八里。他的子孙便留在当地,为济宁人。
广宁前屯卫确山刘氏复祖姓刘得益于何毓秀的次子刘汶。何毓秀有两个儿子,长子刘淇字龙田,一字武仲,学识渊博,不仅诗文甚佳,书法、绘画也会萃众体,自成一格。他著有《卫园集》四卷、《堂邑县志》二十卷、《助字辨略》五卷,《周易通说》《禹贡说》若干卷。其中《助字辨略》博采从先秦至元代经传典籍等中的助字476个,收有复音词、唐宋人常语约1140条,是一部专门研究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次子刘汶字鲁田,号叔子,性至孝,且聪慧机敏,博闻强记,读书过目不忘。又苦思力学,经史九流百家,无不综览。在康熙二十六年,以复州卫籍中山东乡试,成为举人(榜姓何)。屡试春闱不第,遂绝意仕进,专心研究学问。乾隆《直隶济宁州志》称他“年十八,因御史言汶宜隶汉军,遂入旗籍”,为汉军镶白旗人。“年二十五,乃慨然有志于圣道,尽弃其学,返而求之六经”。“年三十二,受知圣祖仁皇帝(康熙),因得复姓,迁居济宁,守坟墓”。还未为帝的雍正对他特见优礼,赐他的读书之室额曰“士林芝蕙”。刘汶在康熙四十六年十月七日去世,年仅三十八岁,葬于济宁城东八里铺。虽未做官,朝廷却特恩赐千金助葬。去世后,他的门人孙文载等辑其著为《陈言》一卷、《召对》一卷、《太极图说论》二卷、《女训》一卷、《同爱堂诗》二卷、《杂文》一卷。《直隶济宁州志艺文》收录有他的《预备仓贷谷私议》《陈言》皆一时论政名篇,深得康熙、雍正赏识。
刘汶去世时,他的长子刘柏(即刘淇《亡弟鲁田墓志铭》所称的润根)十三岁,次子刘榕(即刘淇《亡弟鲁田墓志铭》所称的润本)十一岁,三子刘桐是遗腹子。另有一女,年岁不详。妻子戴氏是江西德兴县令戴圣慧的女儿。她守节课子,抚子成才,年六十五岁卒,以子刘柏封淑人。
刘汶的长子刘柏,字苍岩,中雍正二年(1724)甲辰顺天乡试,明年试中书第一,授岢岚知州。行前,雍正特意召见他,拿出刘汶所著《陈言》,鼓励他要“勉述遗意,以副朕望”。刘柏历任凤翔知府,临洮道、登莱道、苏松粮道副使,安徽按察使、加布政使衔总理北路营饷军务等,以劳卒于京师。次子刘榕为贡监。三子刘桐中乾隆元年(1736)顺天乡试,十六年至二十六年任遂宁知县。由明朝广宁前屯卫走出的确山刘氏经历明清,是清朝济宁当地著名的科举家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驻马店明朝武功世官之五——上蔡范氏 驯象卫里的武勋世家
下一篇:李白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