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枚竹简揭秘曾侯乙墓的“排场”

    点击量:381

207匹马、39种车,曾侯乙墓是迄今为止所见随葬马匹和车最多的墓葬,不仅惊现举世瞩目的曾侯乙编钟,还出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竹简……这些细节,随着日前在湖北省博物馆“上新”的简牍文化大展,被拂去尘埃、走近大众。

 “豪车”名录

  39种车中“架六之车”六乘

在展览开篇处,10枚曾侯乙墓竹简静陈于展柜中。竹简宽约1厘米,最长达70多厘米,有拼接的痕迹,亦有浅浅的墨迹。仔细辨认,“车”“马”“乘”等字迹依稀可见,仿佛勾勒出金戈铁马的战国风云。

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曾侯乙墓惊现于世,曾侯乙墓竹简距今约2400年,年代在战国早期,散落在墓葬北室,与兵器、皮甲等放在一起。

记者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了解到,曾侯乙墓竹简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遣策(随葬物的清单)实物,主要是关于丧葬时所用车马的记载。其中有字简共240枚,总计7000字左右。其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至今仍是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萧圣中介绍,这份“丧葬记录”中,出现了路车、王僮车、游车、左轩、圆轩等车名39种,宛若一部战国时期的“豪车”名录。车名中,路车、游车为某类车的总名,其余则是具体车名。其中,“路车”特指古代天子或诸侯贵族所乘的车。

“天子驾六”,可以试想,六匹骏马并辔齐驱,拉着华贵的诸侯座驾,其蹄声如雷,车轮滚滚,尘土飞扬。曾侯乙墓竹简则记载了“架六之车”共六乘,“架三之车”共三乘,还有8位楚国封君的名字也列入其中。

 兵马在册

  33个马名多以毛色区分

迄今为止发现的战国简牍,几乎全是楚简,只有曾侯乙墓竹简是个例外。

2002年,在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工作的萧圣中,受到武汉大学从事简牍研究的陈伟教授委托,利用红外影像设备拍摄曾侯乙墓竹简。“我们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做实验,又花了1年多的时间拍摄,最终在2004年的时候,获得了曾侯乙墓竹简215个编号内容的清晰图像。”萧圣中说。

至今,曾侯乙墓竹简仍是记载先秦时期车、马名称数量最多的一宗出土文字材料。据萧圣中整理,33个马名、207匹马中,马的名称大部分以马的毛色加以区分命名。如“骐”指有青黑斑纹的马、“犊骐”指青斑小马、“踦马”前足左白……各类雪白、苍黑、黄毛的马匹,仿佛绘制出一幅骏马图鉴。

古代社会,兵与马密不可分。简文还以专门章节记载了兵车所载的人甲胄和马甲胄。《左传》等先秦典籍中记载,一乘兵车通常配置三人。曾侯乙墓竹简中关于兵车所载甲胄的记录,绝大多数载三甲。由此,这也印证了古书所记“一车三人”“驾四马”为先秦时期兵车的主流配置。

专家还发现,简文中明确记载了各类兵器装备的数量,含弓37张、矢2650枚、戟22套、戈44柄、盾38具等。与墓葬出土器物相对比,随葬兵器几乎每一类都多于简文所记数量。可以想见,曾侯乙下葬的“排场”之宏大。

青史补遗

  曾国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

作为随葬器物的“清单”,为何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重器及1.5万件随葬品并未被记录在册?

专家分析称,以一份随葬的“目录”来彰显墓主人身份,这一点和湖北已发现的楚墓不完全相同,表明拥有大国风范的曾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

楚国八百年、曾国七百年。作为楚国的近邻及附庸国,曾国却可“活”到战国中期,这与曾楚两国世代交好、互为盟友的关系密切相关。

来到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展厅,若定睛细看曾侯乙编钟底层正中的镈钟,它器形巨大,口缘与其余编钟形制不一。这件镈钟是楚惠王熊章为曾侯乙专门制作的一件仪礼重器。

惠王为何赠钟?缘由是曾侯乙的祖辈曾侯與曾是楚国的“恩人”,曾为楚昭王提供护佑。曾侯乙信守曾楚盟誓,被惠王所感念。据曾侯乙墓竹简所载,除了赠钟,惠王还赠送了“架六之车”。楚惠王、楚国太子、楚国封君都给曾侯乙送来了助葬车。

这份三言两语的“随礼”,与史书所述的佳话相互印证,共同描绘了一副曾国“信义有礼”的大国风范。

考古发现的曾国,是“手铲释天书”的生动诠释。曾侯乙墓的发现,以独特的文化矗立于荆楚,并与楚人的浪漫基因、卓越创造相互影响、渐趋融合。

 简读中国

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在纸张未普遍作为书写材料以前,简牍是承载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

曾侯乙墓竹简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时代在战国早期,距今2400年左右。简牍上的世界,不仅有王侯将相,还有普通老百姓的烟火日常,甚至囊括了知识传播、法律答问、基层控制、政治运作等内容。

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是中国发现最早、最完备的古代法律文献;《封诊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案发现场勘察记录,使得司法过程有理可据;《法律答问》包含了可见最早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见义勇为的法条、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的举措。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的里耶秦简《九九表》木牍,上面清晰地记录了九九乘法表,在木牍上的乘法运算顺序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其中“二半而一”,意思是说二乘以二分之一等于一,这说明早在秦朝就已经有分数的概念了。

此外,还有记录美食的汉简《美食方》,这是迄今我国最早对饮食制作有详细记载的教程;有在湖北荆州王家嘴出土的楚简《乐》,它可能与失传的“战国六经”之一《乐经》关系密切;还有楚简《事卒簿》,被称为迄今为止最早的政府工作簿;在湖北鄂州鄂城水泥厂1号东吴墓出土的木牍,相当于个人名片或拜帖……据新华社 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香山秋意晚 赏叶正当时

下一篇:这道金黄的绝美秋景里藏着古韵京华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