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042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清人查继佐撰《罪惟录·列传》卷之三十四《蛮苗列传总论·蛮苗列传·云南蛮苗》称云南、贵州交界之处有许多仲家、宋家、蔡家、龙家、冉家、僰人、峒人。而这些民族中,不少是春秋时期被楚国俘虏流放的中原蔡国人和宋国人。
《罪惟录》说:“宋家、蔡家,盖中国之裔也。相传春秋时,楚子徃往蚕食宋、蔡,俘其人民,放之南徼,遂流爲彝。二氏风俗略同,而宋稍雅,通汉语,或识文字,亦任耕织。将嫁大楚,迎者谓之夺亲。丧葬饭疏饮水,二十一日封而识之。蔡家之在底寨者,与宋同俗,故世婚。在养龙阮者,男女顶木叶而索偶,人死不哭,绕尸而歌,谓之‘唱斋’。”翻译过来就是:宋家、蔡家,大概是中原人的后裔。相传在春秋时期,楚王不断蚕食宋国、蔡国两国,俘虏他们的百姓,将他们流放到南方边境地区,这些人逐渐演变成了彝族人。蔡、宋两族的风俗大致相同,而宋家稍微斯文一些。他们通晓汉语,有的人还认识文字,也从事耕种和纺织。将嫁给大楚,迎娶的人被称为“夺亲”。办丧事时,只吃粗茶淡饭,喝白水,守孝二十一天,然后将棺材埋葬并标记好。蔡家居住在底寨的人,与宋氏有相同的习俗,所以世世代代互相通婚。在养龙阮地区的,男女会头顶着树叶而互相求偶。人死不哭,而是围着尸体唱歌,称之为“唱斋”。
日本木孔恭《黔苗图说》也记录有蔡家习俗:“蔡家曩传蔡人,为楚所俘,出贵筑、修文、清平、清镇、威宁、大定、平远。男制毡为衣,妇以毡为髻,饰青布若牛角然,高尺许,用长簪绾之,短衣长裙。翁媳不通言。居丧,三月不食米肉,惟饮稗粥,犹存古礼。杀牛宰牲,聚亲族吹笙跳舞,名曰做戛。夫死,将妇殉葬,妇家抢去,乃已。”
关于蔡家来历,道光《黔南职方纪略》卷九则认为源于蔡国公族:“战国时,楚将庄蹻灭牂牁时,蔡侯久为楚所灭,遂迁其公族于牂牁,于是苗中有蔡家子矣”。
道光《永宁州志》记录蔡家的来历与风俗称:“蔡家即蔡国人,春秋时为楚所灭,俘其民而放之南徼,遂流于夷。男子善扞毡,遂以毡为衣服。妇人短衣长裙。婚用媒妁,聘以牛酒财礼,与龙家同。女子将嫁,男家遣人迎之,至则女家率亲戚中之女子十余人当门,箠以为欢笑,入门乃止,与猓猡同,名曰打亲,谓不打不亲也。翁媳不通言语。丧则屠牛宰牲,聚亲族跳舞。居丧,三月不食米肉,惟饮稗粥,尚存古礼焉。沙营司偏坡寨、吴家庄居多。”
《罪惟录》关于宋、蔡两家的记载与明代田汝成《炎徼纪闻》相近,应该是沿用了《炎徼纪闻》的说法:“宋家、蔡家,盖中国之裔也。相传春秋时,楚子往往蚕食宋、蔡,俘其人民,放之南徼,遂流为夷。二氏风俗略同,而宋家稍雅,通汉语,或识文字,勤于耕织,男子帽而长衫,妇人笄而短裋。将嫁,男家遣人往迎,女家则率亲戚箠楚迎者,谓之夺亲。既归,旦则进盥于姑舅,夕则燂汤请洗,三日而罢。丧葬,饭蔬饮水二十一日,封而识之若马鬣者。蔡家在底寨者与宋家同俗,故世世连婚。在养龙坑者,无异苗人,男女吹木叶而索偶。人死不哭,绕尸而歌,谓之唱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