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战国兵工重地 西平酒店冶铁遗址见证“天下第一炉”辉煌

    点击量:326

全媒体记者 刘扬 罗宁 通讯员 张军周

棠棣花开映水红,炉火曾照夜天明。在河南西平县棠溪湖两岸,深藏着一处战国时期的冶铁重地——酒店冶铁遗址。近日,记者探访了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兵工厂”的古老土地,直面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战国冶铁竖炉,聆听千年冶炼文明的深沉回响。

酒店冶铁遗址位于棠溪湖南北两岸,于1959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普查中发现,因邻近酒店村而得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约11.2万平方米,被棠溪湖(原谭山水库)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岸为冶炼核心区,北岸为游客服务中心。

这里曾是战国时期韩国最重要的冶铁铸剑基地之一。史载“天下之剑韩为众”“棠溪之金,天下之利”,《史记》《战国策》等古籍中多次提及棠溪地区出产的剑戟极为精良。据考古发现,遗址内保存有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结构最完整的战国冶铁竖炉,被誉为“天下第一炉”。

该冶铁炉平面呈椭圆形,直径介于1.7至2.7米之间,残高2.25米。虽炉口与炉缸部分已损,但经学者复原研究,原炉高应超过4米,炉温可达1200℃以上。专家指出,该炉不仅是中国生铁冶炼技术领先世界两千多年的实证,也是研究古代冶金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987年,该遗址经两次试掘,出土了陶坠、陶盆、板瓦、木炭等大量与冶铁活动相关的遗物,进一步印证了其在战国至汉代的繁盛景象。中国科学院院士、已故冶金专家柯俊曾于1989年率队考察,盛赞该遗址“不仅是西平的宝,更是中国和世界的宝”。

棠溪地区因春秋时期楚昭王封夫概于此而得名,又因两岸棠棣花繁、溪水清澈,素有“十里棠溪十里城,村寨无处不市景”之称。这里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又得楚地先进冶铜技术之传,逐步发展成为战国时期最具规模的兵器制造中心。甚至有学者认为,秦国之所以率先灭韩,意在夺取棠溪这一“天下第一兵工厂”。

如今,酒店冶铁遗址已成为西平县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文化名片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工业文明的见证,更是连接当代与战国时代工匠精神的一座桥梁。(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名震苏吴的汝宁黄家

下一篇:泥土与火焰书写制瓷进化史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