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苗增 开创明朝画学研究的锦衣卫高官

    点击量:1369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说起锦衣卫,不少人会想起身着麒麟服,腰跨绣春刀,杀伐决断,草菅人命的冷血杀手,似乎怎么也与琴棋书画的高雅扯不上联系。然而在明正德朝,一位锦衣卫高官却开创了明朝画学研究的先河。他就是泌阳县人、锦衣卫都指挥苗增。

泌阳苗增 开创明朝画学研究的锦衣卫高官

明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下有指挥同知(副长官,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统称都指挥,是锦衣卫的领导核心。苗增是都指挥,不知是同知或是佥事,无疑是锦衣卫是高层。

苗增,字益之,号巽斋,雅爱丹青,没事喜欢收集古人画作,鉴明真贋,是一位古董收藏鉴赏家,也研究画风画史,收藏有元人夏文彦《图绘宝鉴》,也有认为该书成书一年元亡,所谓元刻本就是明洪武刻本。苗增“考其收积者之真赝,厌其旧本模糊”,就请宾山人吴麒缮写旧本,并汇次当代善画者,以继夏氏之编,准备重新出版。

泌阳苗增 开创明朝画学研究的锦衣卫高官

吴麒字子仁,字写得好,也善水墨山水,是正德年间知名的画家。他刚收集明朝十几名画家资料,就因为要誊录京闱试卷,找到好友钦天监副韩昂,请他代为续纂,完成苗增交代的任务。开始韩昂不懂这个,没有头绪。在锦衣王春泉帮助下,他依《图绘宝鉴》原书体例,增补明宣宗朱瞻基至正德朝一百三十六名明代画家,续编为六卷,称《图绘宝鉴续编》。由苗增捐俸,在正德十四年己卯年出版,即后世所称的正德本或苗本。书由进士、奉直大夫、司经局太子洗马兼翰林院编修、经筵讲官、同修国史滕霄题序,也有编纂者韩昂的自序和沙门宗林的题跋。

泌阳苗增 开创明朝画学研究的锦衣卫高官

尽管四库本《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称“是本仍止五卷及补遗,并无重刊序跋,系欲伪充原椠者。”但也赞赏该本“选纸坚致,古香黟然,亦佳本也。”二十多年后的嘉靖二十四年十月,明朝另一部画学论著,李开先的《中麓画品》出版面世。尽管李开先批评苗增重刊的《图绘宝鉴》后附诸善画者,“泛收滥取,忘议过称,览者病之。”《四库全书总目》也说该书“画家姓名籍里亦有不详之处”。但毫无疑问,这本书填补了明朝开国一百五十多年的画学研究空白,后世研究明代画史亦多引是书。

明崇祯朝,汲古阁主人毛晋辑刻《津逮秘书》丛书,正德本《图绘宝鉴》才再次重刻,也就是流传至今的汲古阁本,也称津逮本、毛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民国内阁教育总长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称曾有嘉靖本。如果存在,认为应为正德本翻印本或增补本。此后明末清初毛大伦、冯仙湜等增补卷六,续编卷七、女史卷八,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印合刻为八卷借绿草堂本(后印本称武林传经堂本),增补明代107 人,续编清代516人,女史 97 人,共古代画史人物 2334 人。这也是苗增正德本后,《图绘宝鉴》主要通行本的最后版本。四库全书收录的衍圣公孔昭焕家藏《图绘宝鉴》就是毛大伦本。

关于现存版本,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说:“《图绘宝鉴》五卷,续编一卷,元夏文彦撰,明韩昂刊本;津逮秘书本;坊刻本,八卷,附韩昂一卷,冯仙湜二卷;平津馆有元刊本,云可校毛本之讹。拜经楼亦有元刊本,五卷,每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字;天启中卓尔昌刊本,改题《画髓玄诠》,附明韩昂续编一卷。《[续录]续编》,明韩昂撰;临海洪氏有元刊黑口巾箱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前有至正乙巳夏文彦序,抱遗老人杨维祯序,草书极佳。元刊无续本。”

关于毛本与苗本的区别,1946年商务印书馆刊印的《图绘宝鉴》后记中,姚名达说:“毛本实出于苗本。以相比较,优劣互见,而皆不能无误。”“其文字之异同,盖毛氏曾加校订之功也。然苗本墨迹模糊,缺文叠见,显非初印,而文意不明。又较毛本为甚。”

锦衣卫是明朝皇家亲卫,锦衣卫高官大多是皇帝宠臣,亦作为荣誉职衔授予外戚、勋臣子弟。由于除了正德本《图绘宝鉴》滕霄、韩昂序言以及沙门宗林题跋,明代及后世文献对苗增鲜有提及。所以苗增是如何跻身锦衣卫高层,或获得皇帝信任,得此荣誉称号已经被时间长河淹没,成了一个无法释解的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能让你瞬间松弛下来的3种方式

下一篇:黄河戏剧节上党梆子《高粱红了》在确山工人文化宫精彩上演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