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亲子鉴定”做到3000多年前

    点击量:211

考古工作者看到一片墓地,首先想到的不是将出土多少稀世珍宝,而是墓葬结构、家族关系——这片墓地埋的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前曾发生过什么故事?

历史时期的大家族,会以墓碑、墓志的方式留下自己或家族的痕迹,但夏商周时期的平民墓地无法通过文字讲述自己的故事。此前,考古学者往往依靠分析墓葬之间的距离远近、分布形态,推测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夫妻、父子等,但苦于没有证据可以验证。直到近年,生命科学技术在考古研究中充分应用,使考古工作者“替古代平民说话”成为可能。

我们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内发现了一片西周中期的平民墓地,目前已发掘了33座墓葬。这批墓葬的随葬品很少,少的一件陶鬲,多的三件陶器,只有一座墓随葬了铜锛凿,显然是一般平民的墓地。但他们的排列关系清晰,互相之间基本没有打破,人体骨骼保存也很好,因此我们得以提取到其中的DNA,把“亲子鉴定”技术做到3000多年前。

通过高精度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北京大学宁超研究员团队复原了这片墓地中各墓葬之间的家族关系。我们发现,墓葬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区家族关系极强,共有18个人存在亲缘关系,南区的家族关系则较弱。

北区墓葬主要是两个家族,各自以父系遗传为纽带,之间存在“姑舅”关系,亲缘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一个家族的四代男性都被我们发现,以第二代和第三代最为兴旺。三位第二代男性中,有两位娶了妻子,他们各有两个孩子,埋葬在他们身边。

其中一对夫妻是近亲结婚,他们拥有共同的曾祖,属于“没出五服”的亲戚。一般女性会随丈夫埋葬,但这对夫妻的女儿却埋在了他们身边,这是为什么呢?根据体质人类学的鉴定,这名女子有较严重的脊柱侧弯,在30多岁时就早逝了。可能是由于身患残疾,终身未嫁,被父母呵护了一生,最终埋葬在了父母身边。

以上小故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细节,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家庭、人群和社会结构。

整片墓地的墓葬中多用殉狗,其中还有一些墓葬底部有小坑内埋狗的现象。腰坑殉狗是商代流行的葬俗。因此,我们判断这些墓主人是殷商时期的遗老遗少,还沿用着前朝的习俗。

四代家族树是国内首次复原如此完整的古代家族树,十分“吸睛”。不过,墓地南区那些亲缘关系不强的墓葬也不应被忽略。埋葬在这片墓地的,可能既有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又有两三人组成的小家庭,甚至还有一些独立的个体,共同组成了这一小片社群,反映了西周燕国家族关系、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未来,DNA研究结合碳14测年、同位素分析、体质人类学鉴定和传统考古学方法等,将会为我们讲述更鲜活的燕国故事。

(王晶 安妮娜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2025年五一档新片预售电影总票房破4000万 你想看哪一部?

下一篇:新场景、新技术、新体验!各地花样翻新,释放文旅新动能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