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80
今年春节,四川成都“东郊记忆”最热闹的一天涌进来10万人次游客。皮影艺术光影秀、火车头非遗市集、沉浸式数字艺术展等内容,让这里成为年轻人“打卡”过节的好去处。
4年前,“东郊记忆”还没有这么多业态和店铺。更早之前,这里只是城东一片无人问津的旧厂区。2009年,成都传媒集团接下旧工厂改造的任务,2011年“东郊记忆”开园运营,一度非常火爆,但后续经营陷入停滞。2021年7月,成都传媒集团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新的运营方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正火”),“东郊记忆”的运营权由此交棒民营企业。
在东方正火董事兼总裁罗邴文看来,宣发是成都传媒集团的优势,而东方正火长于市场,品牌运营能力强,双方正好互补。
虽不直接参与运营,但成都传媒集团对运营方制定了包含五大类11个分类40多个指标的考核体系,并明确了处罚和运营机制。在考核机制倒逼下,东方正火扎根园区,引进品牌主理人,为褪色的园区一点点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陆续有几十家国潮品牌落户“东郊记忆”。比如,全景沉浸式“汉唐宋文化”餐秀——蜀宴赋邀请顾客席地而坐,在体验传统餐饮文化的同时,观看汉代、唐代和宋代的乐舞。
更为可贵的是,“东郊记忆”的改造不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重生,也构建起一个文化艺术孵化平台。园区内,音乐现场、戏剧表演、艺术展览、时尚市集等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周末夜晚,走进某个音乐现场,从摇滚乐到电子音乐,从民谣小调到世界音乐,这里总能找到让人心动的旋律。
日前公布的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再度为成都民营文化企业带来利好消息。报告指出,将升级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在文化方面,将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做强“东郊记忆”艺术区、成都音乐文创园等空间载体,深入挖掘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红色文化,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文创IP。
“报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让人深受鼓舞。”罗邴文说,当今,文化艺术领域涌现出很多新力量,比如网络签约作家、独立演员、导演等,他们既是民营经济的一部分,也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希望未来有更多“文艺两新”组织和群体被看见。
罗邴文还透露,今年,“东郊记忆”将争创国家级“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未来,“东郊记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让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在这里诞生。(本报记者 付远书)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