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634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刘颖颖)今年春节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现象级影片,这部电影的主角哪吒在古典小说中最详细完整的描写就在经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书中有专门的三回写哪吒出身故事,文字生动。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新近出版的新著《出仙入凡说封神》,则以深入浅出为宗旨,揭示了《封神演义》深层而有趣的内蕴。
近日,该书作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带着新书《出仙入凡说封神》亮相广州购书中心天津店,与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昊苏、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李欢一起说哪吒、谈“封神”,解读《封神演义》内蕴,细说精彩神魔世界,带领读者看懂中国神话。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改编作品为何大火?陈洪从想象力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格浓郁三方面解读,认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沉浸、超越、激活、发展”,即既要开阔眼界、广泛借鉴,又要恪守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昊苏表示:“《封神演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很宏大的框架,有人界的,有仙界的,这给后世的改编、联想、再创造留下很多空间。《封神演义》里出现的各个神仙、各个故事,在我们的故事语境之下不断丰富,赋予内涵。”
谈到电影《哪吒》时,陈洪认为,第一部魔童的设定,是成功的改编。原著小说里的哪吒兼具善恶两性,善是主要的,但是也有恶作剧的一面。这是得以改编的基因。第二部《哪吒》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两点,一是作为动画电影,技术已经接近于世界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高层面,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二是突出了亲情内容,亲情的话题覆盖社会的话题,容易在观众中激起共鸣。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网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