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690
王玲与女儿张慧。
王玲指导张慧创作。
张慧给青少年讲解澄泥砖雕技艺。
“九龙晷”砚。本报记者 王铮 摄
张慧作品“厚重中原”砚。
黄河澄泥文创——龙生九子部分作品。
创作中的王玲。记者 王铮 摄
□本报记者 张学文 方舟 张冬云
题记
哦大河,你的两岸除了生长庄稼
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名不虚传的歌手
他们用不同的声调,唱出了这个世界
不用翻译,只要用心去聆听
就会被感动一千次一万次的歌谣。
——吉狄马加《大河》
引子:
逶迤黄河,把最精华的部分留给了中原。在黄河摆动的蜿蜒轨迹上,留下了澄泥砚这样的手造技艺,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它独特珍贵,细腻与粗犷并存,沉淀着中华民族的印记和文化。它兴于唐宋,因其制作技艺复杂,曾失传数百年。
20世纪90年代,1967年出生的王玲历经多次失败,在郑州西北20余公里处的黄河滩上,“复活”了黄河澄泥砚的制作技艺,并用毕生心血坚守。
21世纪20年代,王玲的女儿,1987年出生的张慧,培养50余名聋人大学生用黄河泥创新文创,在内容上注入更丰富的黄河故事和文化。
一方砚背后,是中华文脉的赓续与传承;
一抔泥之中,有黄河文化的激荡与积淀。
“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两代女性以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艺术探索,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殷殷嘱托。“复活”一项技艺,传承一种精神,她们把“来自母亲河的礼物”捧给世界。
王玲的故事
你的手臂之上,生长着金黄的麦子
浮动的星群吹动着植物的气息
黄色的泥土,被揉捏成炫目的身体。
——吉狄马加《大河》
“八十岁老太婆的手”
10月4日,郑州黄河湿地公园王玲工作室内,一个来自北京的亲子研学团正在上课,57岁的王玲在木托板上熟练地塑出砚台形状,说:“手是最好的工具。”
这一天,王玲接待了4拨研学团。女儿张慧劝她:“你在旁边听听看看就行。”王玲表示,看见孩子自己就想说道说道。国庆假期7天里,她的工作室共接待了三百余人的研学团队。
王玲衣着简朴,长相周正。她的手,短粗有力,纹路很深触感粗糙,两个大拇指已变形,双手手指根部各有3个黄色硬茧。她害羞地藏起双手:“别看了,像八十岁老太婆的手。”
从1986年到2024年,安徽太和人王玲,在郑州的黄河边上生活了38年。她的工作室换了又换。
第1个工作室距黄河1公里,在黄河游览区窑洞小院里,王玲住了31年。第2个工作室距黄河2公里,在黄河桥铁路小学内,王玲住了1年多。第3个工作室距黄河1.5公里,在黄河湿地公园内,她已住了四五年,当下仍在用。第4个工作室正在建设中。地点在荥阳古柏渡旁边的司村,距离黄河1公里。
不管咋搬,永远要挨着黄河,越近越好。“黄河边上,我自己搭棚子住都愿意。我离不开它,它是我的根、我的魂。”王玲笑言。
38年时光里,她从19岁的安徽小匠人,成长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澄泥砚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三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她的黄河澄泥砚作品,走进了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她的手,变成了“八十岁老太婆的手”。
1986年,王玲第一次看到“宽得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河,她的身边,站着丈夫张存生。两人都是安徽人,都自幼学泥塑砖雕。时值郑州黄河游览区招贤纳才,张存生毛遂自荐,因精湛的砖雕技艺被录用。一对安徽小夫妻,成了“郑漂”。
一次谈话,改变了两人一生。
1988年7月,张存生接待了齐白石的弟子、国画大师卢光照,卢老知他善塑泥人,说:“一提到‘泥’字,就想到黄河澄泥砚,据记载,黄河澄泥砚被唐代文人列为‘砚中第一’。相传乾隆称它‘抚如石呵生津’。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现已失传。”
卢光照的一番话,点燃了两人把“失传”的黄河澄泥砚找回的斗志。当晚,两人去找书法家朋友李寿万,请他帮忙查资料,收获寥寥。
那就摸索着,自己干吧。
制砚先找泥。长期做砖雕,两人对泥很敏感,发现经黄河水反复冲刷的泥,质地很细可塑性很强。两个月时间里,两人在河边不同地点挖了几十车泥试验,终于在黄河游览区外七八公里处,找到了最合适的泥,张存生把外套一脱,兜起泥背回家,就开始沉淀了。
寻泥—整泥—制坯—装窑—烧窑,整好的黄河泥质地细腻如奶油,经不起高温煅烧,但温度低了砚台又无硬度。近三年时间里,两人前后烧了87窑,每窑砚台烧下来成本不菲。当时张存生月工资80元,要养活父母孩子一家五口。除了经济的窘迫,还要面对外人的不解与嘲弄。1989年春节,下雪天,王玲搬砖,张存生立窑,外人嘲笑“当自己艺术家呢,就是两个老农民”。窑立好后,俩人把几十方纯手工雕刻的砚台放进去,烧制了7天7夜,打开一看,“一整窑碎片,我都想放声痛哭。我爱人说,‘要是澄泥砚这么容易成功,就摊不上咱干这事了’。”王玲回忆。
1991年5月,历经近三年努力,两人终于制作出“黄河澄泥砚”。拿着砚台,两人找到著名书画家陈天然,陈天然试用后感到“发墨很细”,又肯定其颜色质地“都符合古代澄泥砚的记载”。兴奋之余,陈天然给两人题字“墨情动天地”。
他们的澄泥砚作品,触之如童肌、叩之若金声、观之如美玉,贮墨不腐。因窑变色彩纷呈,或鳝鱼黄或绿豆青,或蟹壳灰或玫瑰红。用30倍放大镜看,砚体有金光闪闪的颗粒状闪光,是来自黄河里的矿物质。1991年,他们的黄河澄泥砚制作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1992年,黄河澄泥砚作品首次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获最高奖“天马金奖”。
成功原因是啥?“是傻气和憨劲。年轻时,俺两个人傻到了一起。”
是的,近三年时间内,没有收入也看不到希望。会算计者谁会吃这个苦?王玲“八十岁老太婆”的手,是一双“傻子憨子”的手,是一双有大匠精神的手。
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河南要给澳门赠送礼品。张存生在古建专家李传泽指导下设计出“九龙晷”砚方案,在80多个送审方案中脱颖而出。省政府颁发证书:“张存生同志:在省政府向澳门特别行政区赠送礼品过程中,荣获‘九龙晷’创作设计奖创意奖(壹等)”。
作品设计和工艺都很复杂,融合了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还要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特色。张存生为它熬了几个月,因旧疾和劳累过度导致肾衰竭,英年早逝,年仅31岁。
失去了知心爱人,王玲悲痛欲绝。
32岁的王玲,她的故事,往下又该怎么书写呢?
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王玲要打的第一仗,要把“九龙晷”砚制作完成。
深处焦虑抑郁中的王玲,发现黄河泥有强大的疗愈作用,摸到泥巴拿起刻刀,她会放松下来,那是她的“武器”,以此对抗无常的人生。她摸到黄河泥时,似乎握住了张存生的手,握住了生命的支撑。4个月时间,砚制成。虽因种种原因未能送往澳门,但对王玲而言,这件事是对丈夫的告慰,也是自我的疗愈。
张存生去世一周年之际,王玲又以“九龙晷”砚为蓝本,制作了一款较小的“九龙晷”砚,首夺山花奖。之后又以黄河澄泥砖雕“黄河岸边是我家”和“八仙如意”砚两获山花奖。
王玲要打的第二仗,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
在此之前,她是张存生“家里的”,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她,安心活在张存生这棵大树下,所有对外联络交流的事都是张存生的,电话响了她都不敢接。这之后,王玲要和政府部门、专家、同行打交道,有时还要参加外事交流活动,她“难为得掉泪”,对着丈夫遗像哭诉:“老天爷,你把有本事的人夺走,把我这没本事的人留下,你不知道我有多难。”
大河汤汤,护佑着万物苍生,日子还要过下去。
她自己苦干。大冬天赤脚踩泥,全不惜力。大夏天烧窑,一窑砚台烧7天,前6天两小时加一次煤,最后一天15分钟加一次煤,不时要凑近10厘米见方的小火眼观火,脸被烤得火辣辣的,有一回凑得太近,她的头发眉毛都被燎了。
她学带团队。她心里有股劲,只要想干的事,她就一定要干成。要参评要拿奖,“专家的眼都很毒,创作不能放松”。她的黄河澄泥砚产品荣获国内外80多个奖项。要生产要销售,政府订单限时严格,王玲不吃不睡也要带人完成。教学生带徒弟,她培养了四五十个年轻人,乔顺强等人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乔顺强撰文回忆:“张老师过世后,我们最担心的是王老师,她撑住了,打开了局面,黄河澄泥艺术越做越好。”
古柏渡旁司村最东头,矗立着一座简洁大气的二层小楼,楼旁新建了多孔土窑,这是王玲的第4个工作室。之前三度搬迁,王玲有“颠沛流离感”。且每次搬迁都会损伤一些砖雕作品。建新工作室,一是给砖雕作品找个安稳处所,二是上千平方米的面积,“能容纳三四百人的研学团队”。
11月中旬的古柏渡黄河边,芦苇飘摇,风寒水冷。此地有王玲新找到的一处采泥场,连续15天,她在此取了一些品质上佳的黄河泥。双手握泥,57岁的王玲朝向大河,笑得很开,从嘴角向脸颊两侧,出现对称的极细的一环环笑纹,像一粒石子丢在黄河水里,荡起的层层涟漪。
眼前的王玲,令记者想起张存生塑的小泥像“黄河浴女”。1999年,张存生病逝前数日,他塑了一尊小泥像,说:“玲,我没给你做过作品,这个小像送给你。”不足一尺高的小泥像,定格了在黄河取泥时,不小心掉入河里,浑身湿漉漉地捧着泥巴羞涩微笑的王玲。
从“黄河浴女”时期的王玲,到眼下挑大梁带团队的王玲,从表面上看,小女人成长为大女主,光环荣誉加身。从骨子里分析,她依然保留着类似泥土的特质和浑朴的天性,因这种特质与天性,她达到了令人惊异的艺术高度。她身上有生命根性的东西——那是女性独有的深邃广阔的母性力量,如同江河行走于大地,日月分担着四时。
这种力量,又有多少是母亲河给予她的呢?
张慧的故事
我想我已认识了你黄河
感情的汹涌要一口一口地吐丝
我想我已经理解了你黄河
思想翱翔路必须一步步地走
黄河啊,你曾多少次接受
像我这样的青年的投影了
黄河你百次千次滋润也冲刷着平原。
——陆健《黄河静静流》
“我的名字”
37岁的张慧,作为黄河澄泥砚的传承人,形象气质和母亲王玲截然不同。
着牛仔衣,高梳丸子头,大眼睛有神,口才便给,反应极快。从外表上,她和慧于心讷于言的王玲形成鲜明对比。
1987年,张慧出生在黄河游览区窑洞小院里,她在那儿生活到30岁。回忆起父母当年的生活,张慧摇头:“住在邙山窑洞里,起初还是旱厕。我上幼儿园,有钱上一个月,没钱就不上。父母对我像对学徒一样,大学毕业前我没有自己的房间,和女学徒同吃同睡。”
窑洞冬天较暖和,夏天“窑洞深处墙壁上会渗出水珠”,要用电暖器避寒。王玲现在经常膝盖痛,就是那时落下的毛病。
王玲夫妻忙着做砖雕、砚台时,会给张慧打个小地铺,“我的玩具是泥巴,泥太亲了,在我手里很听话。边玩泥巴边看小人书,累了就睡着了。为了看作品细节,窑洞里装着500瓦白炽灯,我睡着后,也能感觉到是在一个特别亮的空间里”。
父亲过世时,张慧才11岁。成年后,张慧才感到父亲的天分有多耀眼,“他15分钟能雕一个佛头。徒弟打好泥版,他用雕刻刀一晚上就能把一版两米五宽一米二高的砖雕作品塑出来。我大学读的是东北师大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我和同学常常一个雕塑做两个月。”
母亲对张慧的影响,是“强大的韧性”。“她就是不停地想办法做事,往前走,她说事不能停,一定要做下去。”
大学毕业后,因为心疼母亲过度操劳,张慧回到窑洞小院工作。日子枯燥没色彩,她又皮肤敏感,会被蚊子咬到流脓。在窑洞小院待两周,她就会崩溃一次,她坦言:“那时的我不爱澄泥砚,没啥内生动力。”
科班出身的她,设计了一款“厚重中原”砚,砚体是长方形,她将黄河及两岸切割成宽窄不一的三条,洗练线条雕出的黄河上端是很小的砚堂,黄河两岸,以浮雕形式将甲骨文、彩陶双连壶、莲鹤方壶等文化元素密集雕出。作品设计前卫,疏密有致,雕刻精细。她雕刻了20件,仅烧成一件,获得了2012年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这是澄泥砚给我的第一个肯定,但我仍旧没有爱上它,也没啥成就感。”
这一时期,“王玲家的姑娘”是张慧的符号,她不认可:“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吗?我想找到自己。”
张慧在准备参评郑州市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整理资料时发现,在不停地崩溃和咬牙坚持中,不知不觉间,自己已走得很远了。她被评为郑州市当年最年轻的市级工艺美术大师。2022年,张慧获郑州市五四青年奖章,2023年,又荣获全省五四青年奖章。
张慧有了自己的名字:“我感到自己不仅是个匠人,还成了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的代表。荣誉感责任感都生长出来了。”
张慧看到,许多手艺人宣传渠道狭窄又不擅长表达,虽然作品很优秀,但仅能顾住温饱。她说:“我发自内心地想为他们发声。”
2022年,她参加了团中央第十八期“青社学堂”的一周培训,来自10余个新兴行业的全国100位青年参会,在这个舞台上,张慧开始发声了。2024年11月,张慧再去参加青社学堂的培训,这一次,张慧的发声更加有力了,她呼吁:“我希望有更多年轻力量进入非遗行业,他们是行业的未来。”
基于此,张慧和王玲一起,开展了针对青少年的公益培训100余场,培训青少年泥塑爱好者500余人。张慧,在追寻往昔中看到了未来,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自我日渐清晰。
“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
12月8日,在黄河湿地公园的王玲工作室里,与古拙质朴的澄泥砚作品比邻的,是几百只形制小巧的黄河瑞兽摆件,憨态可掬、灵动可爱。
这是张慧和丈夫徐东华研发的黄河澄泥文创,它以中国传统祥瑞内容和中原地域特色文化为出发点,以黄河澄泥为原料,融入面塑、交趾陶工艺,纯手工捏塑成型,上青釉后高温烧制而成。这批文创已有300多款,外形仍在迭代更新。它们,有个诗意的名字叫“来自母亲河的礼物”。这批文创,凝聚着澄泥砚的传承与创新。黄河澄泥和釉料的交融,令文创外表有矿物质的光泽,而黄河泥的本质未变,精气神仍在。
这批作品,是怎么来的呢?
2016年,张慧感到澄泥砚制作销售进入瓶颈期。她和徐东华围绕黄河传统文化,开始尝试文创制作。“要创新,要作出顺应时代的改变,才能让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张慧说。
徐东华是西安美院雕塑系本科生,郑大美术学院研究生。2009年,他认识张慧后第一次接触到黄河澄泥砚,爱情的力量,令他将制砚的几十道工序学了一遍,“马上就上手了”。2015年,徐东华入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聋生艺术设计。也是这个机缘,让一群聋生成为“来自母亲河的礼物”的制作者。作为聋生的创业指导老师,张慧表示:“聋生热情执着很专注,这是做匠人最需要的品质。和他们交流需要动手演示,沟通不了时还要借助笔谈。”
“母亲河的礼物”,研发过程是艰苦的,张慧回忆:“2016年至2019年期间,文创进入攻坚阶段,徐东华用自己的工资养活做文创的聋生,我来养家。我卖砚台时,会拿瑞兽文创当伴手礼免费送人,到处收集反馈意见。”
2019年,特殊教育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了众创空间聋人艺术工坊,黄河澄泥文创的研发进入加速阶段,推出了多个爆款产品。今年6月,黄河澄泥砚和黄河澄泥文创入选第一批“郑州礼物”。“十一”期间,聋人艺术工坊的作品,在郑州二七广场展销活动中,“很快被抢购一空”。聋人艺术工坊也荣获了教育部主办的2024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坊一等奖。
12月初,记者和张慧一起来到聋人艺术工坊,房间有60余平方米,光线充足,10余名聋生在两张长条形操作台上工作,有取泥的、有精雕的、有打磨底座的、有修整细部的,房间里只有空调的声音和打磨作品细微的窸窸窣窣声。聋生郝晨曦有灵气,对作品细节把控很细。她拿着自己设计的黄河小瑞兽,用手语表达:“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含义应该是双重的,作品和聋生,都是。
现在的聋人艺术工坊共有12名已毕业聋生,每月有工资和五险一金,生活还能保障。工坊收入来自企业订单和自有销售。工坊还有一重功能,“以它作为培养平台孵化推广,助力毕业的聋生就业和创业。”徐东华说。
张慧和徐东华,借助聋人艺术工坊这个窗口,和多国高校也开展了交流合作。
近年来,美国罗切斯特学院、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先后来聋人艺术工坊参访。2023年11月7日,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的七人团队来此参访,其中有三位聋人老师,中美两国的手语不同,用手语交流都需要翻译,而美的东西是直指人心的。“来自母亲河的礼物”牢牢吸引了七人团队所有人的注意力。该大学的政策与合作关系主任凯瑟琳·约翰逊拿起一件瑞龙香插文创爱不释手:“beautiful,sobeautiful。”徐东华说:“瑞龙是用黄河泥制作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美国七人团队的多位老师买了文创。
黄河故事让美国同行入迷,文创技艺让他们赞赏不已。因为“来自母亲河的礼物”,美国七人团队还来到了黄河边,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
黄河在中原大地一路东流,王玲张慧两代人的坚守与传承,是对母亲河的挚爱。她们的坚持与付出,也让她们收获了最美的“来自母亲河的礼物”。
张慧说,母亲王玲带着澄泥砚走过了多个国家,现在传承的担子交给了她,她希望能用黄河澄泥文创“向世界讲好我们的故事,讲好黄河的故事”。3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下一篇:治国之器说周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