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黜吾官”的刘世熼

    点击量:1183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许斌

刘世熼(yì),字叔子,是汝宁府新蔡县人今新蔡县人。他髫龄入太学读书,中康熙十一年(1672)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科进士。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被选为当涂知县。到任后他兴利除弊,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因议事与上司意见不合被忌恨,三年考评被署为下等,罢职回乡。康熙三十五年(1696)补东阳知县。他精明善断,慈爱为民,砥砺廉隅,政务平易,受到上级官员和老百姓欢迎,被道光《东阳县志》列入名宦,称他“长于为吏,精明善决断,不逊陈令而慈爱过之。”“陈令”即康熙六年—十二年任东阳知县,卒于任上的康熙己亥进士、山东阳信人陈龙骧,也是东阳县名宦。刘世熼三年任期将满,遭母丧回乡丁忧,到康熙四十一年(1702)任云南呈贡知县。

“宁黜吾官”的刘世熼

呈贡是彝语“扯过”的音译,扯是“稻谷”,过为“海湾”,是一个“盛产稻谷的海湾”。以往官府不仅要农民去碓碾积谷,还要他们运送这些积谷到外地,加重了农民负担。刘世熼认为“各处积谷,原为各地方旱涝而备。”年年强迫他们将自己的积谷运抵彼处,本地老百姓“岁岁输之,则不得升合食之”,这样就是“是彼为赤子,而我为漠外也”,不把他们当自己人。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他们“舍其终岁之计而趋诸碓碾之间”,去碓碾积谷,还要运到外地去,我“亦有所不忍也”。刘世熼上书上司,希望不要让农民长途运送积谷,减免他们的劳役之苦。

过去,因为分水、流水问题,各县县乡村经常发生纠纷,甚至殴斗,呈贡县也一样。刘世熼“亲临其地,逐村验看”后,向上司建议:“各县有各县的界址,各村有各村的分水。有的地方不疏通本境之旧渠,而乃肆意欺罔翼邻封之微利,贪心无厌、刁风断不可长。”经过实地考察,写有《呈贡县申译分水文》,提出自己的分水意见,解决了呈贡各村分水之争,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利,实现了“慨然以兴利除害为己责”的初衷。

“宁黜吾官”的刘世熼

刘世熼兴学重教,非常注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东阳,他分校1696年康熙丙子乡试,“得士六人,如陆师、万经辈皆名士。”(乾隆《新蔡县志》)在呈贡,康熙四十三年(1704),他重修县学,“建大奎阁,讲堂三楹”以及斋房、两庑,“规制悉备。”“政暇即与诸生论文谈古,亹亹不倦。”(雍正《呈贡县志》)康熙四十四年(1705),他在“政初就理、农务隙矣”,“就前人未尽之功”修建魁阁,“建谈六经处,筑肄业所,技童生之俊者实其中,延师训之。”(《新建魁阁碑记》)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光绪《呈贡县志》说“即今科第连锦,皆其遗泽也。”在呈贡,刘世熼“尝自言曰‘宁黜吾官,不浚吾民以奉上。’”民有诉讼,他随事立决,慎动刑狱,坚决杜绝贪污受贿。乾隆《新蔡县志》说他“任职呈贡,劝民耕垦,浚昆明湖,一切利民之事皆殚力为之。”建舍以育人才外,他“甃石以济行路”,修路造桥,方便老百姓通行。建城隍庙、白龙庙,保佑地方。

刘世熼在呈贡任上干了九年,政绩突出,康熙四十九年(1710)擢升户部江南主事,正准备“治装就道而积劳成病”,竟卒于呈贡任所。临终前,他“犹谆谆以民事为念,无一言及家务。”只谈呈贡民事,未一言提及家务事。他一心为民,“宁黜吾官,不浚吾民以奉上”的为官誓言,被《清一统志》归纳为“宁黜我官,不虐我民”,作为以民为本、敢于担当的封建官员榜样。他逝后被当地祀之名宦,老百姓“相传为城隍”,把他奉为神灵,四季祀之。

刘世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忘却小我、一心为民的可贵品质,至今值得为官者学习和借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南极正以惊人速度变绿

下一篇:文化中国行·考古中国篇 主根主脉看河南·行走大遗址丨探访安阳殷墟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