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林:农业文化遗产为赓续中原农耕文明赋能

    点击量:958

中原农耕文明悠远绵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强调“赓续农耕文明”、“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历来注重赓续弘扬农耕文明,绵绵发力,久久为功,为中原崛起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十年来,我省开展了“灵宝川塬古枣林”等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影响广泛,成效斐然,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较大贡献,堪称激活中原农耕文化资源的点睛之笔、赓续中原农耕文明根脉的赋能之举。

生生不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中原千年农耕文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原千年农耕文明的活态见证。农耕文明的活态保存、传承和利用,日益成为当今高速发展时代的重要话题。因为这关系到中华文明延续文化基因、“留得住根”、“守得住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乡村在大发展、大变样,保留农耕文化、乡土文明、人文传统面临重大挑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日益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心理渴盼。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突破点。自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2012年我国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以来,大批的由传统农业相关品种、知识、技术、景观、生物多样性、文化习俗等构成的农业系统得到了保护。目前,我省有5项传统农林系统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还有若干潜在遗产系统。这些久远传承的遗产,让古老厚重的农耕文化更多地脱离“过去式”,成为“进行时”,“跳”出史典文献,“走”出博物展馆,“活”在地头田间,“用”在乡野农院。

农业文化遗产演绎中原农耕文明的生生不息和经久魅力。以我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摇篮。我省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瓜瓞绵绵、从未中断,是中原文明与华夏文明历数千年而始终饱蕴生命力、保持强大韧性与连续性、赓续绵延不辍的重要原因,对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民族性格、道德情操、审美意趣等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延续中原农耕文明,使之长葆生机活力,关乎中华文明传承、强国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进程。在这方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新安传统樱桃种植系统”延续并传承了长达两千余年的河洛农耕传统;“嵩县银杏文化系统”赓续了一千多年间山村、禅寺、古银杏林三者和谐共生的默契;“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与梨文化系统”演绎了当地百姓长久以来对老梨园持续的精心呵护和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还有确山、南召、巩义等地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生不息,才使中原大地得以在人多地少、战乱频仍的历史考验下,留存下大面积的古樱桃林、古枣林、古银杏林、古梨园、古板栗园等等。它们穿越古今,见证着中原农耕传统的薪火永续、一脉相承。

历久弥新:农业文化遗产创新利用“唤醒”中原农耕文明潜能

农业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农耕文化资源,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省农业文化遗产均涵盖当地优秀的特色农产品及产业、独特的土地利用模式、身怀传统知识技艺的农民、敬仰传统的新农人、传统农耕文化习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对于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方面的振兴发挥着直接作用。这样的系统性、活态性、全面性非其他各种遗产类型、文旅项目、涉农业态所可比拟。它们是农耕文明的天然的宝贵载体,而且为传统农耕文明要素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提供了广阔舞台。例如,在新安,长达17公里的“樱桃谷”保存着30余株千龄以上、2200余株百龄以上的古樱桃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古樱桃种群。1400余岁的“皇封树”见证着武则天对新安樱桃的赞叹,樱桃故事传说、河洛风习、历史底蕴等赋予该地深厚文化内涵。樱果历为贡品,景观令人称羡。老农仍事古果园经营,后生发挥当地优势、创新品种资源,大粒樱桃种植迅速崛起,使新安县荣膺“中国露地早熟樱桃第一县”称号。红红火火的樱桃经济富了民、兴了村,还带旺了县乡文旅、餐饮、体育、康养等产业,使新安誉满神州。农耕文明释潜能,撬动城乡共繁荣。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丰沛价值,赋予各地发展机遇和澎湃的发展动力。在推进县域经济“成高原”方面,农业文化遗产以其强大优势、深厚潜力和独特内涵成为重要的助推器、增长极。例如,在林州,“太行菊栽培系统”通过发挥传统农耕系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让太行菊由野生变“家种”,既保存了这个原生在陡岩峭壁中、量少难采的珍稀物种,又让这味道地药材、药茶走出太行,造福万户千家。核心区茶店镇山多坡广、土薄石厚,难以耕种,但太行菊偏偏很适应这种环境。种菊让荒山坡地化身“金山银山”,该镇也晋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当前,林州菊产业年总产值2.16亿元,每年为2500余户种植户增收3600余万元。菊花成为乡村振兴“软黄金”,并托起了县域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其他如宁陵梨产业年总产值超20亿元,新安樱桃产业年总产值15亿元,信阳茶产业年产值161亿元,新郑枣产业年产值超15亿元,等等。‌农耕遗产焕新颜,县域经济起高原。

赓续不辍: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发掘赋能中原农耕文明提升

农业文化遗产角色明显,潜能无限,功绩赫赫,前景可观。让更多优秀农业文化遗产被发掘、被保护、被重视,浮出历史“水面”,映入公众“眼帘”,实现价值“变现”,是我们当前要做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对全省的农业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和发掘,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因为这是遴选和推荐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省已获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占全国的比重尚小,但我省蕴含着获得发掘、认定大批全球和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巨大潜能。我们需要早做工作,好好发挥这个潜能,积极揭开更多农业文化遗产的“面纱”,为它们戴上“桂冠”,更好地促进中原农耕文明赓续不辍、传承提升。

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科研,加深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历史脉络、发展成就和空间分布的研究,深化乡村调查摸底,揭示农业文化遗产的底数和其保护传承发展的现状、经验及存在问题;二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强化对各地农耕文明成就、农耕文化资源和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报道,提高它们的知名度,聚焦它们的优势,升华它们的价值;三是加强申报,积极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和数字建档工作,开展好人员培训和经验交流,优中选优、梯次推进一批批遗产的晋级申报,争取有更多遗产及早入列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亿万民众的大事、好事、要事。

【作者:李茂林,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副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MZ011)、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2XWH120)的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实证3000年前城市规划

下一篇:避暑去哪里?来图书馆“充电”!多地自习室“一位难求”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