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民俗增添新魅力(纵横)

    点击量:1047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一天,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过节的重要内容,这些传统习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有的传统习俗正悄然发生变化:原本几元一把的艾草,经过巧手包装后,成为时尚新潮的艾草门挂,不仅身价增长了不少,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单品。传统的艾草搭配上黄金球、菖蒲叶等花材,再加上香囊和祝福卡片的点缀——这种新式艾草门挂,既保留了艾草的功效,又增加了门挂的美观性,也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为传统民俗增添了新魅力。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记忆、民族情感,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发着生生不息的回响。

传统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近年来,从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展示与端午相关的非遗技艺,到《端午奇妙游》等系列节目吸引众多观众、端午文创产品圈粉年轻人,再到新式艾草门挂的爆火……一个个案例生动说明,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节日文化将得到更好呈现,传统节日将更加富有时代内涵,人们日趋丰富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

文化融入生活,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年轻人正在探索更鲜活的“打开”方式。有的参与沉浸式户外“剧本游”活动,与“穿越”而来的古代文化名人“不期而遇”,在互动性演绎中收获节日新体验;有的在传统的学位服上增加中式云肩、簪花、传统纹样等元素,以此拍摄“国风学位服”毕业照……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升级,为文化传承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将文化创新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做好文化和时代的“融合题”,就能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润心。

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应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新式艾草门挂的爆火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发人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关键在于赋予它更多的时代感。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传统节日将不断绽放时代新韵,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贾梦宇)

(摘编自《河北日报》,原题为《新式艾草门挂传递传统文化新魅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火锅进入田间地头,引爆重庆乡村旅游 花田火锅节吸引众多游客,“沸腾”的产业红利助推富民增收

下一篇:新场景、新技术、新体验!各地花样翻新,释放文旅新动能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