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袋编织梳——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点击量:1122

全媒体记者 王召辉 陈静 通讯员 宁晚霞

革命精神是国家发展的精神纽带,追寻红色记忆,保存革命文物,是上蔡县张大圈老人毕生的心愿。 “今天,我亲自把这件存放80多年的革命文物捐赠给上蔡县文物保护研究所,希望它能得到妥善保管,我也终于了却一桩心愿,就是走也无憾了。”张大圈老人激动地说,“这件麻袋编织梳看起来毫不起眼,也不是值钱的东西,但它却养活了几十名革命烈士的后代啊!”随着张大圈老人动情地讲述,我们了解到了它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明白了张大圈老人为什么把这件不起眼的麻袋编织梳当宝贝似的珍藏了80多年。

麻袋编织梳——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年代,由于抗战的特殊条件,一支八路军部队带领数十名儿童,停留在现在的汝南县,在汝南县办了一个麻袋编织厂。编织厂的领导姓戴,大家都叫他戴首长或老戴。

戴首长一家四口人,妻子和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戴首长的妻子在汝南县城教书,是一名地下党。麻袋厂的真实名字是《八路军孤儿院》,用织麻袋的收益养育革命烈士的孤儿和在前线作战战士的后代。

麻袋厂主要召集当地的农民参加编织。张大圈老人的父亲张修身也在这个厂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戴首长把他的儿子戴玉坤托付给张修身抚养,以减轻孤儿院的负担。就这样张修身和戴玉坤成了父子关系,并在张修身家生活,张修身的家也成了“八路军”孤儿院的堡垒户。

受戴首长和他妻子的影响,张修身也把家里的经济收入,绿秆麻剥下的麻皮换来的钱和在厂内挣来的工钱送给了孤儿院作为生活费用。

麻袋编织梳——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后来由于麻袋厂的暴露,戴首长的妻子带着小女儿和张修身从汝南县城转移到张修身的家中。第二天趁天还不亮,张修身冒着寒风,把戴首长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送到了现在的遂平县火车站,坐上了去武汉的火车,并把身上仅有的钱也送给了戴玉坤。戴首长的妻子把从麻袋厂拿回来的几件编织麻袋的梳子留给张修身,作为以后的见面信物。

由于麻袋厂孤儿院被敌人发现,国民党到处抓人,张修身也在外为党奔走。家里留下张大圈老人的母亲和三个姐姐。父亲不在家的日子里,张大圈老人的三个姐姐得了麻疹传染病,由于没钱看病,两个姐姐先后夭折。

93岁的张修身临终前仍然念念不忘戴玉坤,嘱咐张大圈以后一定要找到他。

这件麻袋编织梳子养育了革命军人的后代,见证了八路军革命的艰苦岁月、伟大峥嵘。(编辑 李宗文)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泌阳:用花卉点缀美好生活

下一篇:文化中国行·考古中国篇 主根主脉看河南·行走大遗址丨探访安阳殷墟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