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集与阅读共同体的缔结

    点击量:5830

霍艳

中秋国庆长假,逛图书市集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文化休闲方式。图书市集打通了阅读、交流、消费、休闲的渠道,不再只是卖书,而是一场以书为名的嘉年华。

图书市集在中国历史悠久。1957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型书市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1979年北京新华书店才举办了第二次书市,应读者的强烈要求,书市这种形式开始固定下来,成为一道特殊的文化风景。过去书市选在大型公园举办,规模盛大、票价低廉、持续时间长,售卖的不止是新书、畅销书,还有库存书、二手书等,凌乱的码放考验爱书人的火眼金睛,也带来淘的乐趣。

近年一种新型的图书市集出现并固定下来,如“北京图书市集”“做书市集”等,在春秋的某个周末举行,地点选在网红园区,票价虽不便宜但能通过控制人数来保证体验感。它是“市集文化”和“City Walk”潮流结合的产物,可逛可买、可打卡可社交,颇受年轻人青睐。

这种图书市集之所以火爆,首先因为书的种类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小而精”,经过了编辑的精挑细选,其中不乏一些小众书、艺术书。这些图书像是一件创意产品,不光具有思想性、审美性,还凸显了议题性和设计感,仿佛书也拥有了个性生命。一些书从标题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题为《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的书正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一些书在装帧设计上颇为讲究,比如充满创意的封面、便于携带的小开本、复杂精致的制作工艺等。那些在设计上风格统一、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套装书更让人涌起收藏的念头。

图书市集反映出一个趋势,当图书越来越创意化、个性化的同时,出版也变得越来越品牌化。过去书市以出版社为单位,现在图书市集则以品牌为单位,一次能汇集近百个出版品牌。这也符合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他们所认知的世界正是由一个个品牌组成。一些品牌本身就是品质的保证,如三联学术、商务印书馆;一些品牌将“读什么书”和“成为什么样的人”对应起来,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如“薄荷实验”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观察、记录社会,倡导“像土著一样思考”;还有一些品牌专注某种类型出版,如午夜文库致力于推理小说,“甲骨文”主打世界史。这些品牌除了以图书的形式呈现,也开发了播客、视频等多媒体,有些人是先认识了品牌再来找它们出版的书。参与图书市集对出版机构无疑是一次宣传推广品牌、树立风格的好机会,所以他们加倍投入、降低折扣,形成了良性循环。

参加图书市集正成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社交途径。作家和编辑不再充满神秘感,在图书市集上和读者实现了双向奔赴。特别是“看摊”的年轻编辑们,和读者分享从事出版的情怀、理想和趣事的同时,也希望能直接了解人们的阅读趣味和个性化需求,当面对长久驻足又犹豫不决的读者时,编辑“主动出击”介绍作品,往往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读者的阅读也不再是私人、孤独的活动,而变得可以分享、交流,彼此也能因为对一本书的喜爱成为朋友。除了售书,有些图书市集还举办了沙龙、脱口秀、诗歌快闪等文化活动和主题多样的展览,给年轻人提供彼此相遇、感知他人存在的机会,在分享和对话中生发新的可能。

图书市集处处彰显着年轻人的态度,营造一种沉浸式体验。主办方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策划,如“阅读的诚意”“唤醒热望”等,让阅读在不同层面延展。一些市集上随处可见写给年轻人的语录,如“只要决定出发,最困难的部分就已结束”“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命再创生命”,发人深思;逛市集的人们则围绕“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为什么做出版?”“写给未来”“我要晒新书”等话题手写留言。有时候,参加市集的出版机构也会设置自己的主题,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文学中心的主题是“歌声像一块旧的丝绒擦拭我的心”。摊位的背景板同样凸显着态度,比如独立书店离河书店的背景是一个在眼睛旁比划OK手势的卡通人,旁边写着“看什么看?看书去!”一些出版社还开发了符合年轻人趣味的文创产品,不光有书签、明信片、徽章、贴纸,还有帆布包、靠垫、冰箱贴、行李牌等日常生活用品,上面印着书里摘抄的语句,让阅读融入日常。图书市集还设有咖啡、小食摊位,满足年轻人边逛边吃的习惯。这些个性化的表达和用心的细节经由社交媒体的传播,激发起更多人参与的兴趣。

当网络购书成为习惯、电子阅读成为主流、线下图书消费面临严峻冲击时,图书市集在年轻人中的火爆让从业者又看到了希望。纸质书不会消失,它是思想、精神的载体,更是日常生活里可以被触摸的物质,让知识从无形变有形,让人感到被陪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年轻人愿意将钱花在精神享受和思想提升上,借助书籍探寻世界、审视自我,对他们而言“阅读是劈向我们心中冰封大海的斧头”。当年轻人对书的选择越来越依赖书单和博主推荐时,图书市集可以让他们翻阅内容,减少盲目跟风,也有机会邂逅新的领域。图书市集还鼓励年轻人走出封闭的自我、投入现实世界,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沉静下来,以书为媒介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产生精神上的碰撞,就像一句宣传语写的:“书发芽了,我走出家门。春天已经到达许久。”

但这样的图书市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较为缺乏;二是打卡感过强,虽然是图书市集,但书更像是年轻人生命里的风景,他们才是风景中的主角,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多是他们跟书的合影和逛的过程,而非阅读感受。尤其体现在一种充满仪式感的行为——盖章上,印章成为摊位的标配,人潮涌动不一定是在翻阅图书,而是在盖章。“盖章风”最初流行于景区,人们通过盖章去了解图案背后的故事、珍藏美好回忆、和同伴交换信物。当盖章风蔓延到图书市集,有人坐火车排队几个小时来书展盖章,但并非真的有兴趣去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癖。一些摊位规定消费或关注公众号才能盖章,本该成为精神和物质联结通道的盖章正变得越来越功利化。

逛图书市集其实是年轻人一场关于书的旅行。它是狂欢之旅,人们全情投入、收获满满;也是交往之旅,人们与书邂逅、与人相识;更是朝圣之旅,能亲手触摸凝结了人类智慧结晶的作品,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寻找不变的经典。但一本书完整的生命不仅是创作、编辑、销售,只有被阅读它才获得了真正存在的价值。所以如何借助图书市集的火爆,把消费推进到阅读、把阅读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真正营造出青年阅读的浓厚氛围,缔结成一个阅读共同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文汇报2

责任编辑 / 裴怡楠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细节是小说的表情

下一篇: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在“冰丝带”收官 中国队摘得2银4铜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