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带你聆听中国民族打击乐名作《老虎磨牙》

    点击量:28607

编者按:对于喜欢文艺的朋友们来说,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云端”上网也能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云端”提高艺术审美力,享受艺术的滋养。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近日来,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的【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将为您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由艺术名家给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横生的文艺欣赏课。

中国民族打击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可用于演奏的乐器品种繁多,演奏技巧也十分丰富。《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第四十期,邀请国家一级演奏员、打击乐演奏家安志顺,与大家分享中国民族打击乐名作《老虎磨牙》!

提到老虎,相信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个威风凛凛穿梭于林中,时而敏捷矫健捕捉猎物,时而凶猛、刮爪磨牙的动物形象。当老虎的形象通过大鼓、大镲、大锣、木鱼等“叮叮咚咚”灵活多变的节奏展现出来,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别具一格的体验呢?

安志顺的《老虎磨牙》创作于1982年,根据西安鼓乐、陕西的民间锣鼓以及陕西民间乐曲为素材创作。作品声似、形似、情似,生动塑造“猛虎”形象。气氛粗犷而热烈,“老虎”形象的塑造依节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的变化完成。1983年便在西安人民大厦进行了首演。

图为安志顺老师创作《老虎磨牙》及作品手稿

图为《老虎磨牙》首演照片

图为《老虎磨牙》表演照片

凡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打弦乐器除外)统称为打击乐(器)。打击乐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乐器演奏形式,它的表现形式多样,乐器类型丰富。

而中国鼓乐,是在它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从用于狩猎、联络信号、战争、报时、祭祀、礼器这样一个过程,最后才逐渐形成为一种乐器。鼓乐艺术不但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在历史上,用鼓乐来描写动物的作品非常多,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大堂鼓

《老虎磨牙》利用大堂鼓的鼓面、鼓梆、鼓钉配合两支击收有度的鼓槌,将老虎生动的形象塑造出来。演奏家用抓击的方式,在鼓面上击出“扑扑”的声响,模仿老虎走路的声音。这既是一种敲击上的突破,又具有一种塑造音乐形象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鼓乐艺术的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新华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我国文物保护力度、文物追讨力度持续加大 68件文物组团归来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