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3677
1900生于江苏无锡。
1919年到《世界画报》,任助理编辑。后主编了《上海泼克》《独立漫画》《抗日画报》。他还主持了编辑《时代画报》《时代漫画》《万象》等刊物的时代图书公司。
1938年全家到香港。
解放后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后来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又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为人民大会堂及其他国家建筑的装饰设计;任《漫画》等杂志编委。
1950年代末,出版《西游漫记》;其晚年创作设计的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赢得了世界声誉。
1965年5月4日因病去世。
《大闹天宫》是享誉全球的中国经典动画作品,在国内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这部作品的核心创作主力、美术设计张光宇(1900-1965年)至今却仍然鲜为人知。昨天(11月19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的“中国现代主义大师:张光宇艺术展”就旨在让公众走近这位被遮蔽的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大家。
虽然说张光宇的名字是被“遮蔽”了,然而读者们还是能通过以下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轻易窥见他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意义:黄苗子19岁到上海,在张光宇的刊物发表漫画;叶浅予的第一幅漫画,发表在张光宇的画报;张仃自认是张光宇的私塾弟子;华君武称张光宇是自己的漫画引路人;黄永玉12岁得到的礼物是张光宇的《漫画小事典》;丁聪的笔名小丁是张光宇对其的昵称。
不容分说,张光宇的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艺术活动家、出版家;作为中国装饰性绘画的开拓者,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标明了一个重要走向;身为中国动漫事业的先驱,引领着中国动漫走向世界;他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许多领域硕果累累。陈丹青曾为《寻找张光宇》一书作序,感慨:“其功力与品质绝不在当年留欧名家之下,他的白描人物画尤在同期新国画高手之上,所谓‘纯画家’的手段教养,光宇先生当之无愧。”然而如此大家何谈“遮蔽”?
虽然张光宇完成了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艺术过渡与延伸,但因时代潮流之变以及个人过早离世,没能让他真正的进入公众视野,同时也由于以往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误解和排斥,所以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表述中也是寂寂无名。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李大钧对早报记者表示:“遮蔽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美术界对张光宇先生的认识不够;其二,张先生长期工作,受到启迪并为之作出重要艺术贡献的城市上海、包括他的家乡无锡等对他的认识不够;再者,公众只知道《大闹天宫》,却不了解背后这位美猴王等大量经典形象的设计者。希望此次展览能让观众走近这位艺术大师,重新解读张光宇和他的时代,重估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与文化的价值。”
展览展出张光宇先生的绘画、设计、插图、漫画、家具、动画等各类代表性作品300多件(组),其中包括《民间情歌》、《西游漫记》、《神笔马良》、《大闹天宫》等,全面呈现了这位20世纪艺术大师的时代、艺术与人生。本次展览也是张光宇先生的作品首次在上海完整展出。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0日。
大家谈张光宇
张仃:张光宇是当代中国伟大的艺术家,但逝世至今,他的艺术还没被社会充分认识……张光宇及三十年代一批老艺术家的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其社会影响之大,较之中国画、油画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苗子:每当我们打开张光宇的画册,必然会感到好像置身于锦绣万花之谷,会接触到流露真纯的那种飘渺的梦境。这种境界,只能以激动的心情,用悄悄的语言或高歌朗诵去表达它。因为这些作品,一下子就触动到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和作者共鸣的艺术心灵。
《大闹天宫》编剧李克弱:张光宇先生熟谙我国民族传统之绘画艺术,兼而博识东西洋画派的表现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兼蓄并用地糅合二者为一体,使之更为强烈地突出体现我国绘画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及传统特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 / 武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