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1542
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古人制作屏风的使用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当时称为“邸”或“扆”。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屏风的品种不断丰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到了汉唐时期,大户人家多用屏风,尤其是厅堂几乎必设屏风。屏风的作用也由挡风、遮蔽的功能演变为绚丽多彩的装饰艺术品。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明清时期,屏风文化更是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屏风的品类和数量空前丰富。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只有在特殊的文化场所才会出现屏风的身影。近几年,随着中国古典家具市场的发展,古老的屏风艺术又开始遇到了它的春天。
然而屏风最辉煌的年代,仍属明清时期,明清时,红木类屏风应运而生,异军突起。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组成的木雕红木屏风,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等木雕技法之大成。红木为边框,屏面为髹漆雕画的屏风也备受人们喜爱,屏风的实用性特质降低,欣赏性得到大大提升。皇家作为集珍宝于一室的大家,其屏风的特色也代表了当时的屏风制造业的技法和风格。其中酷爱收藏的乾隆帝更是网罗了大批珍贵的屏风以供陈设和消遣。今天,就让大家感受一下故宫里珍藏的乾隆爷的屏风审美观。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长163cm,宽118.5cm。紫檀框雕夔龙纹,屏面蓝绒地,画面中用黄金制成山石、小草、桂树以及流云、明月等饰纹,满目金秋美景。屏面左上角有嵌金楷书乾隆“御制咏桂”诗一首。金挂屏精美典雅,制作精良,流行于乾隆时期,反映了这一时期锤錾工艺的成就。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 / 武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