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精英引领的诗画江南

    点击量:22646

伴随大家六周的“越地宝藏解读系列”本期收官。我们一起走过一幅诗意的画卷,走过一个个繁荣而又飘摇的时代,带着精英阶层的文人反身自省,以各自独特的文物描绘着不同时代的故事、传寄越人的心声,划出“浙江”这个美丽的名字。

南宋以后,艺术中心伴随着赵家王朝从河南的开封转移到了浙江的杭州,作为江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在元明清时期的艺术及思想方面展现了独特的影响力。美丽静谧的自然环境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两个基础使江南成为吸引文人墨客聚集的土壤和吟颂的主题。

南宋以后,艺术中心转移到江南地区,作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一块艺术思想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发达的市场基础使得江南成为吸引文人聚集的土壤,最突出的就是引领元代艺术风尚的赵孟頫以及对明清乃至整个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启蒙作用的王阳明。

去年9月6日至12月5日,故宫博物院在武英殿书画馆举办了“赵孟頫书画特展”,引发了观众的观展热潮;今年6月15日至6月17日,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赵孟頫的《吴兴赋》和《归去来辞》两幅真迹使得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到西湖边参观《越地宝藏》,赵孟頫对今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赵孟頫一生的事迹不再赘述,只在大德六年(公元1302),49岁的赵孟頫回望自己十几载的宦海浮沉,感慨之余,乡愁无限,提笔泼墨“猗与休哉:吴兴之为郡也,苍峰北峙,群山西迤,龙腾兽舞,云蒸霞起……”。这就是《吴兴赋》,原本是他20多岁时写就的,描写家乡吴兴的风物。他对此文颇为得意,手订《松雪斋文集》,开卷即为《吴兴赋》;长卷原为故宫博物院藏,1955年经沙孟海先生联系相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全卷正行相间,时参草书,后段草书较多。体势舒展,章法整饬,神气一贯。文末赵氏自跋“吾年二十余作此赋,今四十有九矣,学无日益之攻,援笔之馀,深以自愧而已。大德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子昂记。”卷尾有明朝书法家刘重庆跋、隔水纸后有清代收藏家李佐贤跋。自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另有“张应甲”等印,可见此卷曾经张应甲收藏。张应甲与其父张若麟是明末清初山东籍书画鉴藏家,其收藏之中还包括宋徽宗《雪江归棹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等书画巨迹。

当今学者研究赵孟頫书法风格,按时间将其作品分类分析,认为赵孟頫45岁前创作的作品,存世约20件,最能流露出其书法师承。如33岁创作的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草书《千字文》,师法智永,“吴兴公少时喜临智永千文,故能与之俱化”。而45岁之后的作品,则渐渐形成以二王为风范又有自身特点的“赵体”;大德六年《吴兴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结构合理、笔法完善,用笔精致却更富于变化。赵孟頫一生多次书写《归去来辞》,写这卷书时赵孟頫已65岁,身在大都,作于延祐五年,湖州博物馆藏的行书《归去来辞》正是赵孟頫的60岁后的代表作品。这难得的大字行书,“字大如掌心,笔力沉雄纵放,极有气势”。作为理想化的隐士形象,陶渊明及他的《归去来辞》一向受到文人们钟爱;多次书写《归去来辞》,似乎更是赵孟頫纠结一生的仕隐矛盾的情绪抒发。65岁,年逾花甲的赵孟頫或许已看透世事与命运,一切归于淡然,再书一曲《归去来辞》,苍劲奔放的大字落于纸端,从此流传千古。

除了两幅赵孟頫的大作,还能看到朱玉《揭钵图》,描绘的是《宝积经》中鬼子母与宾伽罗的故事;以及余姚博物馆收藏的王守仁楷书《客座私祝》册页。

1527年,王阳明奉命离开绍兴,去广西征讨思恩、田州叛乱, 临走前将“阳明书院”的事务交给门人管理,并写下了这幅作品,要求挂在厅堂,告诫弟子们刻苦学习,每日向善。王阳明认为“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这是王阳明“以心治学”在书法上的体现。他的这幅作品笔力雄强,沉着清劲。篇首有明末书法名家黄道周的题跋,赞誉甚高。两年后,王阳明平定了叛乱,因肺病加重告老还乡,在回去的路上病逝。虽然一直心系家乡绍兴的阳明书院,但是他写下这篇《客座私祝》册后,就没能再回去。临终之前,先生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八字遗言,如今听来,仍旧振聋发聩。

“越地宝藏”并没有像以往通史陈列那样溯古及今,而是以文人富有个性和解放色彩的思想潮流戛然而止。带着岁月的温度和历史的印记,让我们借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期待着与更美好的浙江故事相遇。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美术报

责任编辑 / 徐冲冲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那么多汉宫图,乾隆帝最爱哪幅?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