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2423
一周以来,大家有没有频繁被安利
这档国宝级的综艺节目
《国家宝藏》
一开播,农家乐审美的乾隆爷
就红红火火被送上了热搜
讲真,益美君表示不服
明明最应该刷屏的是这个 18 岁天才少年
《千里江山图》作者
王希孟
作为节目中第一件亮相的国宝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名画
并称为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
一幅青绿山水长卷
尽展北宋秀美河山
国宝守护人李晨介绍它是
" 宋朝版《航拍中国》"
今年 9 月
《千里江山图》全卷在故宫展出时
" 起大早,排长队
大门一开冲前位 "
的故宫跑又重现江湖
甚至有人不惜排队到深夜 11 点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盛况
还是 2015 年《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出时
著名画家陈丹青
这样形容自己看《千里江山图》的感受:
" 脑袋就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
看得像个傻子一样,
实在是太辉煌!"
外国人在知晓了
《千里江山图》和王希孟的故事后
更是不可思议地赞叹:
" 一定是上帝,让他干成了这件事!"
NO.2
《千里江山图》
纵 0.51 米,横 11.91 米
相当于四层楼的高度
长度是《清明上河图》的 2 倍
这样一幅气吞山河的长卷
只花了半年就绘制完成
且青绿之色,千年不败
你知道这有多伟大多疯狂吗?
《千里江山图》其实不是一幅画,
而是五幅画!
画家花了整整五稿!
第一稿
水墨勾底
▼
第二稿
赭石上色
让后期的冷暖对比更鲜丽
▼
第三层
石绿上色
第四层
再叠加一层石绿
使颜色更丰富有层次
第五层
石青上色,完成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是什么概念?
央美一位教授
只截取了画中的一景临摹
墨稿就耗时 37 天
石绿阶段耗时 15 天
石青阶段耗时 15 天
整整 2 个半月
才临摹完全画的十分之一不到
按照这个进度
临摹完此画尚且需要两年
但是王希孟只花了半年就全部完成!
难以想象在千年前
那个 18 岁的少年
是如何日以继夜地伏案挥毫,肆意挥洒!
当初,宋徽宗要求王希孟
画下大宋的锦绣河山
以此象征江山永固,绵延千年
不为不惜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为他提供最顶级的颜料
所以《千里江山图》
历经千年,明艳如初的秘密
就藏在这些颜料里
它的颜料不用植物色
全部采用矿物质颜色
石绿的原材料是孔雀石和绿松石
用来制作首饰的只是中品
国画颜料则全是上品
石青的原材料是蓝铜矿和青金石
同样,用的是上品中的上品
就连画中白色的小人物
颜料都是来自千年贝壳的化石——
" 贝王 " 砗磲
千年不变黄
每一种颜料的制作工艺
更是繁琐至极
一块天然的矿石
要先经过洗 - 捣 - 箩 - 淘 - 研 - 煮 - 漂七道工艺
初步筛去杂质
然后连续用水研磨 20 天
每天研磨 8 个小时
最后用水飞法一层一层漂洗沉淀
最终达到标准的颜料——
轻细若尘,入水即化
与墨相融,经久不变
今天,国画颜料的制作工艺
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看到的《千里江山图》
闪耀着的正是宝石的璀璨!
NO.3
在中国绘画史上
王希孟是唯一一个
仅借一张画就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然而,关于他的生平
正史中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他真实存在的唯一证据
就是《千里江山图》题跋中的
" 希孟 " 二字
饶是如此
后世仍留下了不少浪漫传说
要说王希孟的故事
就不得不先说说
这个被皇位耽误了的大艺术家
宋徽宗赵佶
和乾隆相比
宋徽宗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管理国家的好皇帝
但是论艺术造诣
两人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乾隆虽好风雅,实则审美无能
宋徽宗却是真风雅
他的花鸟画和自创的 " 瘦金体 "
都堪称一代宗师
不仅自己喜爱书画
宋徽宗还积极推进宋代的美术教育
为此专门设了一所 " 画院 "
等同于全世界最早的美术专业学院
宋徽宗则亲自当起了教授
编写教材,亲自授课
为了发掘有天赋的美术人才
他还搞了个 " 美术高考 "
亲自出题,亲自批卷
吸纳优秀人才,重点培养
宋徽宗出过许多经典的美术考题
比如这道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如果画一江水一叶空舟
只能算平庸之作
满分答案类似这样:
渔夫卧于船头
因无人可渡而百无聊赖
" 深山藏古寺 " 的满分答案:
不见古寺,但见僧人
我们的男主角王希孟
本是徽宗年间文书库的一名小吏
可能就是在某一次考试中
得到徽宗的赏识
于是收为 " 关门弟子 ",悉心调教
天资聪颖的王希孟
画技从此一日千里
18 岁这年,他为徽宗呈上
这幅旷世之作《千里江山图》
至此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造诣和地位
全面超越了他的老师宋徽宗
李晨在《国家宝藏》中演绎的宋徽宗
这幅《千里江山图》
也成了王希孟一生的绝唱
献画后不久
他便销声匿迹,杳然无踪
关于王希孟的下落
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
一种比一种离奇
第一种说法是
王希孟因作《千里江山图》
气血耗尽,积劳成疾
两三年后,便溘然长逝
第二种说法是
徽宗年间大宋国势衰颓
哪来的锦绣河山?其实早已民不聊生
耿直的王希孟屡次谏言徽宗
都不被采纳
于是又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
呈于徽宗,导致龙颜大怒
下令赐死王希孟,时年仅 20 岁
第三种说法是最浪漫的
王希孟被赐死后
请求徽宗让自己最后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图》
徽宗答应后,他独自一人走进画室
可是当人们打开门时
王希孟已不见所踪
后世传说,他是钻入了画卷之中
从此遨游于画中的锦绣河山
不定在哪个角落
扮演一个渔夫的就是他
虽然太不现实太离奇
但益美君宁愿相信第三种结局
这样一个天才少年的存在
就像李白捉月而去,黛玉泪尽归天一样
让我们深深相信:
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注定就是为了成为传说!
NO.4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国宝
狭长的画卷徐徐展开
是一幅全景的大山大水
远观
群山涌动,恰苍龙滚地
江河流淌,如平镜映天
一派泱泱大国之风
近观
水村乡野,楼阁庙宇
飞鸟树木,行人渔翁
鲜活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深得中国山水画 " 三远 " 的精髓
高远,深远,平远
方寸之间,包容万千
一步一景
咫尺有千里之趣
即使是截取一个局部
也可作为一帧完整的山水画立轴来欣赏
浩瀚的江水均用细笔勾勒出波纹
树上的花叶也以色墨点染出明暗
山峦、亭台、村庄、渡船
无一相同
每座桥梁都各有千秋
即使是细小如豆的人物
服饰也各有区别
捕鱼、游赏、行旅、呼渡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江面的白鸥,空中的雁行
阵型、翔迹也各不相同
整幅画卷
既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气
也有一丝不苟精细入微的功力
或许
18 岁就是一个画家的最好年纪
小一岁,定力不足
大一岁,灵气不足
最后,为大家献上《千里江山图》全卷
请将手机旋转 90° 细细观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 / 徐冲冲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扑朔迷离的《出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