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3718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扎实推进经济建设,为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设想。8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大势,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上述宏伟愿景,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构建雄厚的经济基础。而目前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显著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生产力。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建设也都取得长足进步,社会生产总体上已不再落后。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城乡、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产业、行业、企业分化的现象凸显,能源原材料等领域还存在过剩产能,机械电子等领域技术升级面临较大制约,部分企业高负债、高库存运行的风险犹存,劳动力、资源等成本上升现象有所增加,扶贫脱贫、农业农村、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亟待加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总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良性互动。这正是持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应有之义。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转轨,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近年来,保持在6.7%至6.9%区间。结构转型,由中低端产业为主转为中高端产业发力,2013-2016年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保持在10%以上。动能转换,由传统动能当家转为新动能崛起,创业创新、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加快发展。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国民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曲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输入型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只有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此外,防范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执政者可能遇到的“塔西佗陷阱”现象,以及新兴大国崛起中潜在的“休昔底德陷阱”现象和“金德尔伯格陷阱”现象,也需要我们夯实国内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使开放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立于不败之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依靠提质增效,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和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目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超过90%,重点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在6%以上,为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要切实把提质增效放到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着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把科技、劳动力与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必将有力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行业供求衔接和产业优化发展。目前,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2%,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劳动从业人员超过7亿人,其中各类知识和技能人才超过1.5亿人;金融总资产达200多万亿元,要素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关键要把各种要素调动好、配置好、协同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发挥资本、资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各类劳动者和人才投身于创业创新的作用,协同促进实体经济和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
(三)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又有力地激发和释放了市场的活力。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达9000多万户,其中企业约3000万户,再加上约2亿家庭经营的农户和城市非工商户创业者,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同时,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实施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等措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各级政府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应尽职责,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进一步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供给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但供给侧和结构性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给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资源配置存在“脱实向虚”现象,影响了发展基础的巩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加快形成新动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三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相比还不相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还显滞后。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倡导创新文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已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2万亿斤,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六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是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一是协调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沿海率先发展。二是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三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四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害在创新,关键靠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活力的源泉,全面改革、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开放。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三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拓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四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服务网络。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网络
责任编辑 / 孙满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