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

    点击量:16387

原标题: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这一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孙庆聚。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2003年至2012年,孙庆聚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后又担任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孙庆聚委员对文化建设情有独钟。他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孙庆聚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新的时代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弄懂弄通、学以致用。

孙庆聚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基本要义和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十九大报告中。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研读十九大报告,可以从基本要义、理论架构、创新观点、政策取向等方面加以把握。

孙庆聚谈到,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把握住了这个核心要义,就把握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本质和真谛。

孙庆聚表示,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包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这些理念和方略是密切关联、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形成了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不可分割,也不可或缺。

孙庆聚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这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一是关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的观点。二是关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观点。三是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观点。四是关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观点。五是关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观点。六是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的观点。七是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观点。八是关于“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观点。九是关于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的观点。十是关于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观点。孙庆聚说,这些创新性观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在阐述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孙庆聚突出强调,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他列举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策举措: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些以“工程”和“建设”冠名的重要政策性举措,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务实可操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障。对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孙庆聚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深入阐述。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持续抓好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大力加强各类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四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网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下一篇:先进典型学党史|以“三个注重”学史力行,为残疾人办实事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