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儿童用药立法不能再拖

    点击量:11021

作者:刘效仁

解决儿童专用药品短缺,实现用药规范管理,保障用药安全,乃至对受药物伤害的少儿提供及时干预和救济等,显然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以规制和保障。

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李甦雁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此前提出关于加快儿童用药立法、保障儿童健康的议案。近日获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已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积极研究吸纳人大代表所提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儿童用药保障制度。据悉,《儿童用药保障条例》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有望近期出台。

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其脏器尚未发育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不健全,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就容易产生中毒等事件。

然而,我国现有3500多种药品制剂,有数据显示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由于缺少专门的儿童用药,绝大多数患儿只能按照比例服用成人药。可成人80%的用量却很难拿捏。结果,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同样会造成药物性损害。

解决儿童专用药品短缺,实现用药规范管理,保障用药安全,乃至对受药物伤害的少儿提供及时干预和救济等,显然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以规制和保障。美国的“最佳儿童药品法”早于2002年1月4日颁布。2006年6月1日,儿童用药监管条例即在欧洲议会获通过并于2007年1月26日正式生效。

遗憾的是,直到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用药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均未对儿童用药提出特殊规定。儿童用药投入大、产出低,由于缺乏法律激励和保障,不只儿童用药的研发缺乏后劲,企业也缺乏足够的动力生产。导致儿童专用药少。

笔者认为,当用立法规范儿童用药专家评价、发布科学规范的儿童用药指南并定期予以更新、规范医师儿童用药处方行为,以提高科学诊疗和合理用药水平。建立全国统一和权威的儿童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和临床数据库。同时,确立基本的药物受害救济保障制度,由国家、社会和企业出资建立专项补偿基金,用于儿童用药保障及后援救济等,以改变当下我国对待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重管理,轻救济”的弊病。(刘效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光明网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发挥值班律师法律援助功能

下一篇:先进典型学党史|以“三个注重”学史力行,为残疾人办实事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