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4927
作者: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秦龙,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天蛟,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赵永帅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始终坚持与现实互动、与时代互动、与人民互动。新时代,要在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上把“四个伟大”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贯通起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聚焦进行伟大斗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在过去五年的历史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新时代,面临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更要通过伟大斗争继续加强中国共产党顶层设计和自我建设的决心,牢固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加强中国共产党创新社会治理的恒心。全党全社会要继续进行更为长期、复杂、艰巨的伟大斗争,在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约束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化大众化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凝聚力。在强化斗争精神和提升斗争本领中,形成全党全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支撑,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打破旧理念、旧方法,与固化矛盾、利益藩篱作斗争的精神动力。
聚焦建设伟大工程,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时代,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及“八大斗争”的挑战,坚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工程坚持政治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伟大工程坚持思想建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伟大工程坚持组织建党,尤其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伟大工程坚持制度建党,以制度建设规范权力、打击腐败、完善监督,形成中国共产党身正自威的形象,赢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伟大工程聚焦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极大地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聚焦推进伟大事业,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就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不断丰富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纲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努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聚焦实现伟大梦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
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在实现新时代伟大梦想的道路上,坚持理论与实践互动,科学安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实现伟大梦想道路中的阶段性难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真实的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既要坚决兑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又要趁势而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向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方向迈进,让全国各族人民心有所向、梦有所归,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发展问题,把握发展规律,统合一切力量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彰显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光明网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