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评丨守住中华文脉的根与魂——接续奋斗“十五五”之三

    点击量:152

 “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一座宝库。深耕于此,久久为功,一个日新月异的河南,将更加有底气、有实力向世界发起邀约。”

□河南日报评论员 悦连城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文化创新中勇立潮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原儿女责无旁贷。

从新时代新征程端详中华文明,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源流。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是黄河文化核心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孕育了独特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承载中华文化主根主脉,在赓续中华文明、推动传承发展上承担着重要使命。

文化基因,在春风化雨中代代相传。殷墟甲骨,记录中原大地的风土人物,述说古老中国的风雨历程;二里头遗址,隐藏着文明之源的“密码”,辉耀华夏之光;仰韶村遗址,勾勒历史脉络,中国现代考古学从这里诞生……近年来,我省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专项,“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顺利结项;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总数达到55个,继续领跑全国,为深化践行“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位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的亳都·新象,开街当天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3600年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变身潮流集散地;2024年,河南博物院《玛雅文明展》等“大文创”实现总营收6700万元;殷墟博物馆推出八大类400款在售产品,开馆首年接待观众约180万人次,文化创意产品年收入约1700万元……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文物、考古已经成为河南“文旅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用新技术、新理念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扩大文化产品的应用场景,才能在继往开来中拥抱诗和远方。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一座宝库。深耕于此,久久为功,一个日新月异的河南,将更加有底气、有实力向世界发起邀约。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张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特刊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五五”任务书⑤

下一篇:千件文创佳作绽放栾川 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成果发布仪式暨优秀获奖作品展举办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