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产业加速键丨绘就河南“智造”新图景

    点击量:161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产业加速键丨绘就河南“智造”新图景

光山县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机器人赶制订单产品。 谢万柏 摄

□本报记者 陈辉

“灯塔工厂”重塑生产模式、AI智能检测大幅提升效率、“企业上云”突破转型难关……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以来,智能制造推动河南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2%,建设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685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接入设备产品2227万台(套),部署工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5500多个,服务企业超19万家。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煤机智慧园区,23条自动生产线、150台机器人、12台智能行车、30台AGV(自动导向车)、空地无人化物流调度中心……生产车间成了机器人的大秀场,机械臂挥舞翻转,抓取、切割、拼装、焊接等工序行云流水,大部分设备可以实现“自运行”。

作为全球煤机行业第一家灯塔工厂,郑煤机智慧园区融合了工业物联网、传感器、智能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40多道加工工序、100多个生产工位的实时交互和协同作业,智能化让工厂产量提升30%以上,人效提升100%以上,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8天缩短至9天。

数字化浪潮下,不少企业意识到,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无人化”,而应将智能化融入全产业链,从产品营销到生产前端驱动,引领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老工业基地洛阳市抢抓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智能化转型生机勃勃。洛轴集团智能工厂实现从设计、选材、生产到交货全程数字化,推动传统制造“老树发新枝”,从内径仅6毫米的“袖珍款”,到一个房间大小的“巨无霸”,九大类型3万余种轴承产品,持续引领行业智造升级。在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一组组数据加速整合,该中心结合在线硬件测试验证和农机大数据采集应用,打造了一条连接上游模型设计和下游装车应用的数字通道,加速推动先进农机“从图纸到田地”。

当前,河南正在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对尚未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加快诊断服务,“一企一策”制定转型方案,聚焦研发、生产、销售等全流程,部署标准化、可推广的智能应用场景;对已实现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的企业,推动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编制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依托链主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产业链协作,实现“链式转型”;抢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机遇,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快工业大模型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软硬件适配中心,全面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行动计划,组织3700多名专家累计免费诊断服务企业2.1万家,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编发简报向全国推广;推动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33个,园区内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5.3个百分点,工业园区能耗管控、安全监测、协同制造等能力明显增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翔说。

ChatGPT、DeepSeek、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在新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河南选择了一条更“接地气”的路径:用AI解读钢铁的裂痕、水泥的配方。

开发豫鼎安澜、华鼎雪豹等15个工业大模型,发布汇聚233项创新成果的河南人工智能“四创”名单,创建4个首批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出台《河南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加快从工业大省迈向制造强省,中原大地的智造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苏晓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新华时评丨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⑤

下一篇:“两山”理念在河南——这些工厂“绿”在哪丨超级工厂逐绿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