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92
“当我走到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尽头,
突然,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
中国战区16个日本人受降点,
其中一个就是漯河!”
一束追光下
舞台正中央
漯河籍青年李明深情肃穆地讲述
这是9月1日
“80载勿忘记·向未来再出发”
漯河市大思政课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上演绎的一幕
以城市为课堂
以历史为教材
为孩子们送上了
一堂意义非凡的
“开学第一课”
全国唯一一条以“受降”命名的
道路、受降亭、受降碑
……
80年前的硝烟散尽
伟大的抗战精神
串联起空间与时间
为漯河这座城市
增添一抹精神底色
1945年9月20日上午9时
受降仪式在山西会馆
(现漯河二中院内)举行
日本侵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鹰森孝
率日寇共计31560人
向中国军政接收人员
无条件缴械投降
《漯河文史资料》记载
鹰森孝身着武服
步履沉重、气色不佳
在事先已准备好的投降书上签字后
他摘下指挥刀双手献上
并脱帽连鞠九躬
在日军等待遣返回国期间
中国军队命令他们
将竹木街西段的小土路
加宽、取直、修整
建成了宽8米、长约700米的大道
就是后来的受降路
受降仪式结束后
1946年春
受降亭、受降碑建成
1947年
受降亭毁于战火
受降碑遗失
1982年7月
漯河市文化馆原副馆长陈国兴
在受降亭原址附近
偶然发现了受降碑主碑
后又找到大半块副碑
置于馆中保存
2012年
受降亭按照原亭1:1
于河上街古镇复建
由一亭四碑组建而成
主碑是受降亭碑
其余三块碑分别是
“受降记”碑、“建亭记”碑
和“抗战祝胜词”碑
从台阶的最底端
到亭子顶端的距离为19.45米
象征着1945年抗战胜利
新受降亭旁
还建有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
纪念广场、受降广场牌楼等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吸引着一批批参观者前来
如今
沙澧河波光潋滟
受降路车流不息
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
一条路,一座亭,一块碑
见证抗战胜利的同时
更如一把熊熊火炬
指引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来源:河南日报(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王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梁剑锋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