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75
暑运以来,郑州桥工段干部职工利用作业“天窗”对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的线岔设备,进行综合整修作业,全力确保列车安全通过。(人民视觉:曹源)
7月14日上午10时,中原大地暑气蒸腾,预报高温直逼40摄氏度。国铁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的线路工们整齐列队,迅速登上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今天要对7.2公里的钢轨、螺栓进行全面检查,大家重点注意道床石砟状态,一米都不能漏!”线路工长张珩的声音带着坚定穿透热浪。
这座横跨黄河的钢铁巨龙,是郑太高铁与京广铁路共用的交通动脉。自2014年通车以来,它与上游的郑州黄河第一桥、第二桥并肩而立,三座铁路大桥如同镶嵌在母亲河上的明珠,既见证着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也承载着千万旅客的归乡路与出行梦。张珩带领的这支队伍,便是守护这条巨龙的“驭龙者”。
面对近期连续高温考验,铁路部门迅速启动高温预警应对措施,张珩在添乘机车的基础上,组织职工在高温时段开展拉网式安全排查,重点巡视各大车站和黄河大桥等关键处所,检查无缝线路、曲线设备的质量状态,充分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张珩手持检查锤,沿着钢轨缓步前行,“铛、铛铛”的敲击声在桥面上清脆回响。这位有着20年连续安全生产纪录的老工长,练就了“听声辨病”的绝技:紧固的线路螺栓如钢琴高音般清亮,松动的则像走调的琴弦般发闷。“3天不上桥看看,夜里都睡不踏实。”他笑着说,掌心的老茧与锤头的磨痕见证着数十年的坚守。
临近中午,桥面钢轨温度已超50摄氏度。张珩俯身贴近钢轨,汗水顺着脸颊砸在滚烫的轨面上,瞬间化作白烟。“每50米就得看一下线路的轨向和水平,遇到曲线地段更是两步一弯腰,这一趟下来仿佛做了几百次深蹲。”他指着线路解释道,在日均超百趟列车的冲击下,哪怕一颗螺栓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暑运以来,他们工区的党员骨干全扑在桥上,日均徒步巡检超2万步,在炙烤中筑牢铁路安全屏障。
暑运以来,郑州桥工段干部职工利用作业“天窗”对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的线岔设备,进行综合整修作业,全力确保列车安全通过。(人民视觉:曹源)
“嘟——”邻线一列满载旅客的高铁呼啸而过,带起的风卷着热浪扑在脸上。张珩和工友们早已习惯这样的“洗礼”,待列车远去,他们又立刻投入工作,阳光洒在黄河水面,也为忙碌的身影镀上光晕。
正午时分,这支巡检小队圆满完成任务,车间后勤组早早在桥下等候,保温箱里的绿豆汤还冒着丝丝凉意。“刚切的西瓜,冰镇的汽水!”车间主任郭鹏举扯开嗓门吆喝着,将裹着水珠的冷饮挨个递到大伙手中。
红瓤西瓜咬在嘴里清甜多汁,冰镇汽水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暑气。张珩抹了把脸上的汗,和工友们围坐在阴凉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打趣着被晒黑的胳膊:“看来咱们干活确实投入啊,都喜欢撸起袖子加油干!”爽朗的笑声在河畔久久回荡……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一件事。”望着桥上远处又一列列车疾驰而过,张珩的目光格外明亮,“只要这钢轨稳、列车跑得快,咱这‘驭龙者’就当得值!”
这群默默守护钢铁巨龙的人,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匠心保障畅通,在黄河之畔书写着新时代铁路人的坚守与担当。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责任编辑 / 李权麒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