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295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李亚伟
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上,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渐成“横店平替”——“黄河两岸”协同发展,构建起郑州与平原示范区双核驱动的微短剧产业高地。
最新数据显示,河南省微短剧制播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形成了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成为全国数字内容产业版图中的“中原极核”。
7月8日,走进位于平原示范区的郑州亚琪影视产业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一场影视工业的效率革命正在上演——4000平方米的现代全场景影视基地内,“都市CBD”与“乡村院落”仅一墙之隔,“豪门宴会厅”转角即是“市井调解室”。这种“时空折叠”式的场景设计,正是支撑“72小时完成一部爆款微短剧”的产业密码。
“这里每方场地都在创造价值。”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孙鹏告诉记者,“我们布局的不只是场地,而是微短剧的标准化模块。”
正当记者惊奇于“一步一景”时,孙鹏骄傲地介绍,早在2021年,亚琪影视就在郑州建成30万平方米的怀旧剧拍摄基地,在河南微短剧产业布下先手棋。当下正是怀旧剧的“霸榜时期”,亚琪影视郑州基地每天都是“微短剧等场地”。
这家年轻的企业为何在郑州正红火时跨越黄河在平原示范区建立分公司?孙鹏用4个字回答:“家乡给力。”
孙鹏出生于1995年,是土生土长的新乡人。2021年,孙鹏和大学同学牛亚琪瞅准微短剧风口合伙创办了亚琪影视。孙鹏说,平原示范区有可供剧组取景的别墅庄园、河湖渠系、园林建筑、市井街区、乡村宅院等场地,去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带剧组自行前往平原示范区拍摄时,没想到有专门工作人员对接服务。
原来,瞅准微短剧产业风口,平原示范区也谋划将这波“流量”变为“留量”。该区成立微短剧工作专班,整合辖区内楼盘、商业街等资源,将全区百余处人文、风景、街区等创作素材、场景建立详细资料库,并引入微短剧创作平台,清单式提供拍摄场地、道具、群演、餐饮、住宿等优质服务,提高影视作品生产效率。
去年11月,平原示范区微短剧工作专班组织微短剧企业共议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正是在那次座谈会上,亚琪影视决定在这里设立分公司,建设现代化室内竖屏影棚。
今年1月,位于平原示范区的中原微短剧“剧集地”揭牌。“我们追求的是‘无感服务’。”示范区党工委委员冯克润说,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模式,已吸引210余个剧组入驻。
目前,由郑州日新阅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的竖版构图实景棚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该公司总经理侯超表示,将聚焦“专业化拍摄、系统化培训、产业化运营”三大核心功能,打造河南最大的室内竖版构图实景棚。
据平原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季坤介绍,该区已集聚微短剧企业12家,正在洽谈微短剧企业10余家,带动近千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随着日新阅益、战旗影视、亚琪影视3处专业化影视拍摄基地的落地建设,平原示范区正朝着“内景全棚拍、外景全域取”的影视工业化目标疾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张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好成才“方向盘” 筑牢基层“桥头堡”——安徽、河南、黑龙江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