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我们不一样丨黄泛区农场 8万亩“金土地”稳产保供

    点击量:269

 构建“一场一品(品种)”的生产格局,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小麦种子的产量和纯度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5月27日上午,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第八分公司的专用晒场出口处,70余辆收割机和运粮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赴麦田,一场机收大会战正式打响。

在自家种植的种子田里,第八分公司职工王雪峰伸手拽了一个麦穗,在手心反复揉搓,轻轻吹掉外壳后,露出饱满的麦粒。“老王,今年麦子长得咋样?”分公司总经理孙志东问。“品相还不错,应该能有个好收成。”王雪峰高兴地说。

王雪峰种植的400亩种子田,种的全部是高产、稳产、抗倒、适应性广的“泛麦8号”。“这个品种品质好,销售价格比普通小麦要高些,按订单生产,一点不愁销路。”说话间,她把手心的麦粒全部装进了口袋,“麦子从种到收就像妇女十月怀胎一样不容易,一粒都不能浪费。”

黄泛区实业集团每年生产小麦种子近亿斤,可谓是小麦种子的“超级梦工厂”。为生产高纯度、高质量的种子,集团在下属的8个农业分公司开展单品种连片规模种植,形成了“一场一品(品种)”的生产格局。

统一品种布局是其藏粮于技、全面提升稳产保供能力的生动实践。据了解,该集团的耕地跨西华、扶沟两县,是我省最大的国有农垦企业,今年种植的8万亩小麦全部是种子田。小麦生产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绿色防控、统一质量追溯、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小麦种子的产量和纯度。

与安阳市滑县滑丰种业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肥沃的土地条件相比,黄泛区农场这片曾饱受盐碱之害的土地,则经几十年、几代人的综合改造,才破“碱”重生。如今,这里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1万亩,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电配套”的农田生产格局,耕地等级较建设前提高0.5个等级,排涝标准由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夯实了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

一组数据可见其稳产保供能力之强。2020—2024年,该集团小麦平均亩产635.2公斤,比全省小麦平均亩产高44.82%。今年经多点测产,平均亩产660公斤,较去年增产6%。

土地在改良,农机装备也在提升,这些都让这里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重镇”。“目前集团更新配备大中型谷物收割机60余台、拖拉机300余台、植保无人机50余台,粮食耕、种、管、收、储综合机械化率达100%。”黄泛区实业集团豫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耀威说。

“我们分公司的小麦下午5点就全部收完了,接下来要抓紧播种玉米。”5月28日,王雪峰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李权麒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下一篇:畅卖全球 河南有一套丨这里有一把提琴风靡海外 确山提琴:向世界奏出中国好声音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