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14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博 魏静敏
农事催人紧,农时不等人。4月15日,我省小麦已经全面进入孕穗期,被农民群众亲切称为“郭小麦”的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又走进荥阳市高村乡穆寨村的麦田里。
“我大概算了下,如果平均每穗小麦多一粒,一亩地小麦产量就多32.5斤,多两粒就是65斤,平均每穗少两粒,一亩地小麦就少65斤。一多一少,一亩地产量能相差130斤。”郭天财说,当前小麦正处在旺盛生长期、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由于我们省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加上气温高,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很快。
根据气象监测,我省部分地区旱情还在发展,尽管4月18日全省会有一次降雨过程,但是雨量为仅有10毫米左右的无效降雨,如果浇灌不及时,很可能影响小麦产量。
“旱了得赶快浇,不能让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减产!”荥阳市高村乡穆寨村村民丁新民说,俺家这7亩地,今天刚浇了第二遍水,目前土壤墒情比较好。
郭天财表示,孕穗期至抽穗期是小麦正式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期若缺水受旱不但减少每亩穗数,对穗粒数影响也很大,产量也会明显下降。所以此期间有灌水条件的田块必须保证小麦灌水需求,对于缺墒的麦田要充分挖掘水源,利用一切灌水设施,抓紧抗旱,浇好“孕穗水”。能多浇一亩是一亩,多浇一分是一分,做到能浇尽浇,应交尽浇,降低旱情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17时,各地积极组织动员农民开展抗旱浇灌,4月1日以来全省已累计抗旱浇麦4438万亩次。
“从目前来看,因为各地抗旱工作有序推进,河南小麦总体长势较好,整体呈现出‘群体足、个体壮、叶色正、病虫轻’的特点。”郭天财说,小麦到七八节后,它母穗数已经定型了,这个时候都是穗粒数形成的关键期,做好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郭天财在此提醒广大农户,一定要注意这三个“不要因为”:不要因为这个小麦植株旱情没有显现你就不浇麦子了,我们一定要把土壤挖开,看看是不是真正的缺墒,这个时候土壤缺墒一定要抓紧浇水;不要因为当前我们河南小麦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而放松“一喷三防”,因为小麦很快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个时期是赤霉病发生的最关键时期,也是赤霉病防控的一个最佳窗口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以预防赤霉病为主要任务的“一喷三防”,来确保我们小麦后期安全生产;不要因为你家的麦子现在长得总体较好,而忽视了后期的麦田管理,因为从现在开始的一个多月里,还可能发生大风倒伏、干热风、病虫害,烂场雨等这些自然灾害。
“麦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郭天财表示,关关难过关关过,离小麦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还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抓,一个措施一个措施去落实,来巩固发展我们河南小麦苗情长势总体向好的这样一个态势,确保我们今年夏粮实现开门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梁剑锋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