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书记两会谈“新”②

    点击量:382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书记两会谈“新”②

2024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每次都谈到同一件事: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其中,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书记两会谈“新”②

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给出了方法论——“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12个字,蕴含着“立与破”“取与舍”“同与异”的辩证思维。

试想,如果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管自身条件禀赋如何,什么项目都接,甚至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必然是“一哄而上、泡沫化”,导致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最后变成同一种模式的“抄作业”。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说到底,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书记两会谈“新”②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卡点?

2024年3月6日,习近平在政协联组会上同委员们共商国是,话题同样聚焦新质生产力。

来自科技界的赵宇亮委员结合工作经历说:“我国科研论文发明专利数量大,但落地转化少。我国企业专利转化还有较大空间。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难相见’,是阻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卡点。”

习近平回应道:“过去研究和生产是‘两张皮’,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过去高得多了,特别是企业自身直接研发形成成果转化,院校和企业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趋势、方向是对的,要快马加鞭,把激励、促进政策进一步抓好。”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书记两会谈“新”②

在不少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都受到关注。

2024年3月7日,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强调“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他指出,新兴领域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习近平在去年全国两会上的一番话催人奋进:“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文/钟祺、静玄

编辑/海声

配音/静玄

音频剪辑/安先

封面设计/子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学习小组

责任编辑 / 李权麒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一习话·奋进的春天丨“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下一篇:【奋进的春天】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你从哪回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