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05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14日 第 01 版)
本报讯(记者 肖遥 吉小平)2月13日,记者从河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带领的团队在器官芯片领域再获重要突破,最新研究论文入选世界三大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细胞》子刊《细胞报道·物质科学》。这是国内食管癌领域该类研究首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该论文题目是《基于水凝胶的中空仿生微纤维用于食管癌功能重塑》,该校石林林博士为第一作者,高社干为通讯作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之一,高社干团队长期从事肿瘤防治研究,曾于2014年率先发现口腔细菌是引发食管癌的重要诱因,并在此领域持续深耕。
该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医学、材料科学、电化学、3D打印等多领域,核心团队成员近百人。通过深入研究食管癌微环境,团队首次将细胞自组装和微纤维生物复合凝胶相结合,建立起可负载食管癌仿生器官的水凝胶新体系,将其作为食管癌仿生器官的3D生物载体。
“既坚定了团队信心,又给国内医药领域提振了士气,也开辟了仿生器官芯片指导患者个体化精准诊疗新方向。”高社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物研发耗资巨大且周期长,我国的原研药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在器官芯片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后,将有效替代原研药开发过程中的动物实验,研发效率提升至少30%,并大幅降低经费成本,对我国新药研发、临床研究、药物敏感性实验等3个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同时,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科研机构与职能部门,分别在实验场地、经费保障、博士编制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的医疗、用药问题,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也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高社干说,“我们团队将聚焦‘四高四争先’,尽快将研究成果推动到临床试验阶段,并同步实现产业化,在口腔、肝脏、肾脏等器官上进行更广泛的应用,在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梁剑锋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河南新增7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