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33
为什么今年有两个立春?
二十四节气又是如何划分的?
今日立春
让我们前往河南登封观星台
跟随古人探索时间的奥秘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并立其中
1
圭表测影
水平为圭 垂直为表
周公测影台就是
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
△周公测影台(西周初年,复建于唐代)
在太阳照射下
表的影子在圭上缓慢移动
其中表影最短为夏至最长为冬至
两者之间的中点就是春分与秋分
△圭表原理示意
可笼统的四季不足以指导农事
2
巨型“圭表”——观星台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将圭表放大
一座宏伟的观星台就此落成
它是传统圭表的5倍之高
日光照射着凹槽间的横梁
△登封观星台台体,凹槽上部有一横梁
投影在长约31米的石圭之上
△登封观星台石圭,也被称为“量天尺”
日影的测量误差缩小到之前的1/5
大大提升了测量精度
可是 高度的增高使得影子虚而淡
难以准确量度
△表端影虚
于是配套仪器“影符”出场
太阳透过小孔形成米粒大的像
清晰地呈现在圭面上
可将影长的测定精确到2毫米以内
△影符
3
四海测验
如此精确的观测建筑共修了27座
它们分布在天南海北
共同拼凑出了时间的真相
凭借它们
郭守敬编撰出《授时历》
将一年的时长定为365.2425天
比绝对时长只差26秒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授时历》(复制品,元)
比西方的格里高利历
还要早300年
二十四节气也得以精确测定
在那场旷古绝伦的“四海测验”中
登封观星台成为了现存唯一的见证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
记录了中国人对自然更迭的执着求知
也年复一年地提醒着我们
新岁的序章又悄然翻开
4
今年为什么“两头春”?
农历以月亮盈亏变化为周期
一个月约29.53天
农历就比公历的一年少了11天
为了调和这个时间差
农历每隔两三年就加入一个闰月
2025年闰的是六月
农历六月出生的人能多过一次生日
由于乙巳蛇年天数较多
就出现了两个立春
成为“双春年”
愿春风如意!好事成双!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费翔
编导丨翟晨金
顾问丨姜铮 吕宏军
策划丨郑建松
制片丨易天驰 姬明言 李恩浩 田萌
编辑丨王素描
统筹 | 刘莹 武贺 戴广宇
摄影丨阎碚 吴卫国 梁勇 张艺航
后期统筹丨张霄鹤
剪辑丨翟晨金 姚鸿轩
包装|王龙 刘津豪 陈正旭 张艾彤 董芊鑫 曹敏华 张景欢
调色丨殷亮 刘宇霞
配音丨杨晨
音编丨牛群
鸣谢丨总台河南总站 中共登封市委宣传部学术支持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苏晓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