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955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通讯员 冉基玮
5月7日,一场简约喜庆的婚礼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吕家崖村移风易俗服务大厅举行。没有凌晨早起的接亲,没有烦琐复杂的流程,没有大操大办的宴请,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走过红毯,喜结良缘。
“村里提供了场地,喜庆简约的仪式,不仅难忘,还省下好几万元。”圆满的婚礼让新郎刘恒正由衷高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我省围绕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坚决遏制高额彩礼,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集体婚礼仪式感满满——
“五一”假期,在永城市“汉风古韵喜遇良缘”汉服集体婚礼上,12对新人身着火红传统婚服,行汉礼、赠信物,在亲朋好友的见证和祝福下喜结连理。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体婚礼上,一多半是来自农村的新人。
“一点都不铺张浪费。大方、简洁的中式婚礼,既传承古礼,又赋予时代新意,也让更多群众通过观礼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文明新风。”在现场观礼的市民周女士表示。
打破“面子工程”,让爱“轻装上阵”——
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在郏县白庙乡大郭庄村村民贺俊辉的印象里,过去村里谁家办喜事如果不“大办”就会“丢面子”,甚至被乡亲们笑话。“所以很多村民即使不宽裕也会把喜事办‘排场’,就为了个‘面子’。”
为了打破奢侈浪费的“面子工程”,今年以来,郏县白庙乡纪委将移风易俗纳入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要时间节点,聚焦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成立常态化监督检查组,深入基层找短板、促整改、助提升,督促指导村组移风易俗工作有效开展。
“现在,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婚事新办、简办,再也不会有人说婚结不起、事办不起了。”贺俊辉说,他和其他村民有个共同的感受:村里风气好了,村民心情舒畅了,文明的新风正在悄然树立。
喜事简办成乡村新风尚——
“提倡婚事从简,一桌饭菜农村不超过360元、城区不超过500元……”走进西平县专探乡赵寺村村民大食堂,墙上醒目的《红事白事操办指南》上,彩礼标准、随礼标准、婚宴标准等内容一目了然。
“以前村民间相互攀比,大操大办,造成铺张浪费。有些家庭为了‘不丢面’,甚至借钱办事。”赵寺村红白理事会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场新婚喜事为例,按照新标准,在大食堂办,能比以前节省1万多元。去年村里大食堂承办红白事20余场,为村民节省开支30多万元。”
乡风淳,乡村兴。为更好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日前,省文明办印发《关于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的通知》,决定于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全省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在此次宣传引导工作中,我们重点依托遍布全省的1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传、移风易俗普法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居民积极践行文明新风,争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能。”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 李权麒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