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846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感受奋进的河南——
听,“中”的声音
□河南日报前方报道组
越过黄河,越过平原,在祖国的心脏述说出彩故事。
5月9日,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举行,闪光灯聚焦河南。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言犹在耳。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亿万河南儿女用汗水浇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用智慧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画卷。
“创新成为最鲜明标识”“把黄河装进计算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发布会上,问与答交织融合,史与实交相辉映,把新时代河南“中”的声音汇聚放大、传扬四海。
越创新越坚定
横下一条心走好一条路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奋进中的河南,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传统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高地的“三个转变”,也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何以革故鼎新?何以行稳致远?
河南省委、省政府铿锵作答: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坚持前瞻30年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河南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系统谋划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大格局构建成型,“创新之翼”日益丰满、壮志凌云。
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标注着河南咬定“创新”不放松的跃迁刻度——
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同类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前移了12个位次;
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效运行,省实验室实现0到20的质变、相继揭牌;
企业与高校共建1503家研发中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76项,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78项。
跃迁之道在创新;创新之要在人才。
从“博士不好招”到“博士挑花眼”,河南出台落地一揽子政策,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中原大地上,“千里马”竞相奔腾,“金凤凰”有枝可依。
“三年来,我们累计引进顶尖人才28人、领军人才369人、博士及博士后1.6万人。”省长王凯介绍,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1410万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河南、加盟河南、圆梦河南。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河南加快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全面开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度”。
看个体,河南新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16家、“瞪羚”企业4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家家有“独门绝技”,户户有“看家手段”。
看集群,河南以“五基”攻坚为重点,以“六新”突破为方向,加快壮大“7+28+N”先进制造业链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血脉活、筋骨壮、底气足。
王凯说,“河南将持续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河南更鲜明的标识。”
越担当越从容
盈盈中国碗满满河南粮
初夏时节穿行中原大地,最醒目的景致莫过于千里沃野、亿亩粮田。这是农业大省丰产丰收的信心和底气,也是河南儿女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担当。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情深寄语,厚望如山。
这张王牌越来越亮,这份担当越扛越牢。“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发布会上,王凯动情地说,“我内心最想表达的就是两个字‘感恩’,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里的人民。”
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贯通融合、四位一体,河南1亿多亩农田已然变了模样。
自走式水肥一体机3小时就可以将半径400米内的农田浇灌一遍,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实时在线监控病害,打开手机就能远程遥控施肥……一个人管理2000多亩地,舞阳县马村乡种粮大户朱振兴却越来越轻松。依靠这片“超级农田”,2022年夏收,朱振兴的小麦部分地块亩产高达2010斤,实现“吨粮”。
高产背后,大有文章。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从2022年起,河南全面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目前已高质高效建设378万亩。
“我算过一笔账,1500万亩示范区全部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多收330元,1500万亩就是33亿斤、49亿元。”王凯说,河南到2025年粮食产能新增100亿斤、达到1400亿斤是有把握的。
行走中原,总书记念兹在兹的还有母亲河。河南牢记使命、持续发力,与沿黄各省通力合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建设501公里标准化堤防、98处控导工程,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初步建成数字孪生黄河……“2021年我们战胜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秋汛洪水,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黄河长治久安。”黄河万里,险在河南,发布会上的通报,令人欣喜又心安。
2021年,一份特别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开启了我国省际间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共担共享的新篇章。最终,河南以出豫入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获得山东生态补偿金1.26亿元。
一河净水出中原,千回百转入大海。1200多公里沿黄生态廊道上,“万类霜天竞自由”。“欢迎大家沿着‘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黄河的壮美奇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向媒体记者发出真挚邀约。
越开放越自信
丝路连四海宾朋八方来
前不久,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带来一批特殊“乘客”——200多件(组)卢森堡文物在河南博物院精彩亮相。
“我和文物都是‘直达’!”卢森堡国家考古、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修复部主任穆里尔·普里厄说。一条航线,双向奔赴,郑卢“空中丝路”不仅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中国的时间,也架起了中卢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桥梁。
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河南走向世界并不容易。
2013年,郑州航空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河南向着蔚蓝色的希望奋飞起航,迈入“云中漫步”的航空时代。近年来,以“空中丝路”为引领,河南大力发展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了立体开放的崭新格局。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98家落户河南,外资企业不断提升投资能级,以实际行动投出对河南的“信任票”;河南企业也纷纷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市场、搏击风浪。
越开放,越自信;越发展,越出彩。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河南再次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旅游收入35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14.2%。“河南以现代元素点亮历史文化,在历史资源中融入现代元素。“欢迎大家到老家河南,学太极、练功夫,听豫剧、品名茶,穿汉服、赏牡丹。”副省长张敏热情推介。
从洛阳汉服持续出圈,到开封“王婆”红透全国;从胖东来超市变“景区”,到“金甲”武士列队接站……既能迎来“泼天富贵”的流量,又能接住“真金白银”的留量,河南当仁不让,乐意当一个十足的“显眼包”。
如果说跻身顶流的文旅文创,体现了河南开放的热情,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则印证着河南开放的深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来投票。”浙商代表、鹤壁市宝瑞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正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鹤壁为重点企业配备‘服务管家’、量身定做‘综合服务包’,我们对在中原热土上大展宏图充满信心。”他表示,公司正计划将总部迁至河南,在深耕河南中不断壮大。
米字形高铁网从“纸上蓝图”变成“陆地通途”,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继北、上、广之后第四个开通;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组别;常态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1万余个……
“我们正是通过硬环境的提升、软环境的突破,努力打造形成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的生命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说。
越务实越踏实
下久久真功换福祉绵长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领袖情真意切、语重心长。
这个宏伟而朴素的目标,对河南而言更加现实而具体。“再小的民生事项,乘以一亿人,都是天大的事。”
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迫切的“上心事”,河南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出实招、谋实策、下真功,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这份踏实,来自就业的稳定扩大。
“一技在手,行走天下。”2021年正式启动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初心在此。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平顶山平煤机煤矿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电焊工王泳辉获得了象征荣耀的“省劳动模范”奖章。这位在15年间消耗焊丝18000公里的“老师傅”,用技术诠释了“炉火纯青”,是我省千万技能人才中的佼佼者。
3年来,河南共培训1343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8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万人,新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均居全国前列,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端稳了“饭碗”。
这份踏实,源于健康的有力保障。
人口总量近1亿,“看病难、看病贵”怎么破?
河南用一组数据自信回应:创建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医共体172家,实现县级全覆盖;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实现“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要“有”还要“优”、要“行”还要“省”、要“强”还要“精”。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河南积极整合省内资源,全方位重塑河南医学科学创新体系。“我们将以科研为牵引,持续做优做强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王宁利在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上说。
这份踏实,出自教育的持续均衡。
今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土壤肥料学家周卫受聘担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成为河南高校又一位“院士校长”。近些年,一大批“塔尖人才”“科研明星”投身科教事业,让河南的“人才天团”熠熠生辉、教育事业生机勃发。
两院院士、“双一流”高校学者等密集加盟河南;全省高等院校168所、在校生305.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96.3%……千家万户期盼优质教育资源的心愿一步步实现。
“我们努力让河南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老人们在社区就能享受到更专业的康养照料、老百姓不出省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王凯在发布会上表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踏上新征程,扭住创新“牛鼻子”,厚植发展“绿底色”,打造人才“强引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河南,正带着一身光彩,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上。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归欣 宋敏 师喆 赵一帆 张笑闻 杜小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 张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高清大图丨共同擘画中匈关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