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点击量:505

 核心提示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问候,对河南发展细细叮咛、殷殷嘱托。五年来,河南女性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功、尽展巾帼风采,中原大地处处涌动着“她力量”。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本报推出“致敬了不起的她”特别策划,让我们走近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河南女性代表委员及全国、省三八红旗手代表,听她们讲述牢记嘱托、追梦出彩的故事。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高珂(左)、李灵(中)和徐秋萍三位女代表前往本报北京5G融媒体演播厅接受采访。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小伟 董亮/摄

矢志创新的她

造世界最好的盾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小平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王杜娟(右一)

“当时,我围绕‘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谈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关切地询问了关键部件是否有‘卡脖子’的情况。”3月5日,谈起这些年的履职经历,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首席专家王杜娟告诉记者,最难忘的还是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情景。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问题和考察中铁装备时的殷殷嘱托,王杜娟带领团队把关键技术、核心难题当作硬骨头来啃,把“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造中国最好的盾构,造世界最好的盾构”作为职业信念。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都留下他们工作的足迹。白天钻隧道、爬高坡、下井坑,晚上比对参数、核实数据、查阅资料……王杜娟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出差,熬夜加班更是常态。

持续创新、勇于登攀,王杜娟和团队收获满满:研制的超大型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中铁1179号”成功用于深圳沙三站地铁车站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研制的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用于意大利铁路建设,标志着中国中铁在隧道掘进机领域的研发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

“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一方面隧道掘进机的应用范围向更深更大更复杂的工程施工领域迈进,对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及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智能化、数字化、新型破岩方式、关键部件国产化上更进一步。”王杜娟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将矢志创新,久久为功,努力用科技创新造福人民生活,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执着事业的她

为民营经济发展鼓与呼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薛景霞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康利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景霞重点关注民营经济发展。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关心和支持、对民营企业家的厚爱和期望。”3月6日,薛景霞对记者说。

一年来,薛景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鼓与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薛景霞表示,今年她建议设立“企业家日”,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激发企业家创新创造活力。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薛景霞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

“我也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薛景霞说。她带领公司积极与三门峡市卢氏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参与消费扶贫,带动1000多户农民增收;在巩义市涉村镇开发建设嵩岭康谷项目,打造以中医药康养、光伏太阳能为特色产业。河南康利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

“未来我将牢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展履职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使命。”薛景霞说。

专注科研的她

与试验田为伍与种苗作伴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张枫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3月6日,在位于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的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示范中心,副研究员张枫叶正在电脑前整理试验数据,为马上要开始的新一轮花生品种试验工作做准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的骨干力量,张枫叶的研究领域是作物遗传育种,主要包括作物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近年来,张枫叶及其科研团队成果丰硕:累计示范推广棉花、花生等新品种22个、新技术12项,其中“商花”系列花生新品种累计在全国示范推广3000余万亩,创造经济效益30余亿元;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她因此被评为商丘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在今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荣誉背后是艰辛付出。2021年7月到9月间,商丘地区降水量明显高于常年,而9月初正是花生试验品种收获季,受强降水影响,田地里积水严重,科研成果有毁于一旦的可能。张枫叶与团队成员脱掉鞋子,在田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奋战整整45天,将花生试验品种一株不差地收回。

“与试验田为伍,与种苗作伴,是我们农科人的日常,每年有8到10个月我都是在试验基地度过的。”张枫叶笑着说。

今年42岁的张枫叶大学一毕业便进入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工作。在她眼中,走上农业科技之路也是一种“浪漫”。儿时的她长期生活在农村,那里的蛙鸣虫叫、袅袅炊烟都让她感到亲切。“现在的工作是对童年记忆的一种延续。能将青春奉献给育种事业,为维护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作贡献,虽然苦一点累一些,我乐在其中。”张枫叶说。

守护妇幼的她

用法治照亮更多的人生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崔姝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我是一名律师,我愿意发挥所长,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的妇女姐妹。”3月6日下午,刚刚拿到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证书的河南良承(周口)律师事务所律师崔姝娉激动地说。

这份荣誉实至名归。10多年来,崔姝娉不是在妇女儿童维权案件的庭审现场,就是跟随妇联工作人员赶去求助者家的路上。

“你是妇联的援助律师吗?请你救救我!”一天夜里,崔姝娉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受害者5次遭到丈夫家暴,但为了孩子仍选择隐忍。“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崔姝娉耐心对受害者讲解法律知识,鼓励当事人报警,并协助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女性要保护自己,知法用法十分必要。”多年来,崔姝娉带领巾帼维权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公益讲座600余场次,其中为农村留守儿童举办法治讲座100多场。参与录制“维护她权益送法到您家”节目、“小崔说‘典’事”线上微课堂160余期,受益群众30余万人次。

为更好维护女性权益,2021年,在周口市妇联的支持下,崔姝娉组织30多名执业律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相继进驻川汇区法院等地,挂牌成立“周口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和“崔姝娉执委工作室”,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1000多个家庭的矛盾纠纷,帮助400多名求助妇女找回幸福人生。

近年来,崔姝娉还组织志愿者走乡入村举办“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帮助1.5万余名基层妇女干部提升保障妇女权益、化解家庭纠纷的能力。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将继续走进乡村、社区和学校,关爱更多妇女儿童,为法治中国贡献‘她力量’。”崔姝娉说。

传递爱心的她

穿上红马甲心里特踏实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刘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绿扬

在许昌市建安区学雷锋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冰的微信朋友圈中,从服务老人的“爱心义剪”,到面向公众的“爱心义诊”,再到捐款不停的“日行一善”爱心群,爱心每天都在以可见可感的方式传递着。

“9年前我发起成立许昌雷锋爱心社团时,从没想过我们能从两三个人的团队,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名志愿者的爱心组织。”如今刘冰每天都能接到许多求助和捐助的信息,为了让爱心实现“双向奔赴”,她忙碌并快乐着。

刘冰走上公益路,源于十几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我走进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从那以后,我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次穿上红马甲,心里都特别踏实。”她说。

2015年,怀着“像雷锋一样做好事”的愿望,刘冰成立了许昌雷锋爱心社团,并在2019年注册建安区学雷锋服务中心。社团成立以来,共发起750余场公益活动,受益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刘冰说,做公益是个良心活。为了让公益更纯粹,雷锋爱心社团从不在善款中支取运营费用,确保所有善款都用在受助者身上。每次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组织费用,都由志愿者自己解决。

9年间,雷锋爱心社团成员通过微信群累计捐助善款和物资达90余万元;持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108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捐资超过32万元;成立“爱心理发”志愿服务队,开展义剪150多场;为山区孩子累计捐赠衣物4.2万余件,学习用品3500套……

今年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名单中,刘冰的名字赫然在列。刘冰说,自己会全力以赴传递爱心,让更多人爱上公益,让社会更有温度。

扎根乡野的她

让家乡有看头、有奔头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翟春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3月7日,省三八红旗手、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翟春艳又到郑州“跑项目”了。“今年我们村准备申报个康养示范项目,包括孩子们的研学基地、老人们的康养基地等等,用服务业进一步拉动一、二产发展!”说起村里的规划,她思路清晰、语气坚定。

翟春艳是个“80后”,毕业后在沿海城市做企业管理,2021年放弃高薪返回家乡。王庄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唐河红薯”核心产区,“如何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成了她的头等大事。“当选为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队伍。”翟春艳吸纳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充实党员干部队伍,流转土地3600亩组建合作社,形成规模效应。

搞种植,靠天吃饭可不中,和科研院校合作是翟春艳的第二步。她开启良种繁育“春苗计划”,带领王庄村群众建起100座育苗大棚,红薯种苗出了棚,瓜果蔬菜轮番登场,大棚四季不空。

在王庄村,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电商基地了,旺季时一天有1万多单商品从这里发往全国。“我们不仅有红薯,还有薯片、粉条等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翟春艳说。一个电商基地,不仅涌现了“红薯哥”潘国营、“红薯强”李书强、“代言人”王万才等产销大户、乡村能人,还让乡亲们有了稳定增收、高效增收的渠道。

科技赋能、产业加分。在王庄村,集红薯育苗、储藏、“三粉”加工、线上线下交易于一体的红薯产业链已经形成。在翟春艳看来,家乡还有“大文章”可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种地、卖货到请人来做客,这就是我们的路线图。”

行走在初春的王庄村,田园美景让人心情愉悦。翟春艳说,她将和王庄村群众一起,把家乡打造成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有奔头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特刊|致敬了不起的她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韩堃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下一篇:党媒联动​|一粒种子促振兴:攥紧农业芯 绘出好丰景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