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点击量:376

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编者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走过第一个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路生花”,硕果累累,河南也在打造“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中,构建起对外开放新格局。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各省区市发挥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和显著成就?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河南日报、新疆日报、新华日报、重庆日报等4家省级党报,共同推出“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联动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绩。

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郑州机场往来卢森堡的航空货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河南

提升开放能级赢得更大主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北晨

2月29日下午,随着引擎的轰鸣声,CZ677次航班从郑州机场腾空而起,直飞“千堡之国”卢森堡。

这是中国和卢森堡之间首条直飞客运航线,自去年12月21日开通以来,每周往返各一班,为中卢两地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也实现了郑卢“空中丝路”客货齐飞、两翼俱丰。

“我们之间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客运航线的开通,让我更加肯定了这一想法。”卢森堡驻华大使卢睿朗认为,自从河南航投收购了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成功架起郑卢“空中丝路”后,飞机从最初的每周2班增至每周14班,航线通航点已覆盖伦敦、芝加哥、米兰等全球15个城市,成长速度惊人。

“空中丝路”传来的喜讯尚未飘远,在离机场直线距离约15公里的郑州国际陆港新址,30万平方米仓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专用铁路将于今年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作为中欧班列的“新家”,郑州国际陆港新址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500亿元,建成后将具备中欧班列年发运“万列千万吨”的承载能力。

看似“花开并蒂”,实则是河南不断提升开放能级的缩影。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有着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如果以郑州为圆心,用500公里的半径画一个圆,可以囊括大半个中国。2023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8107.9亿元,连续12年位列中部第一。

经济“血脉”通畅的背后,离不开河南“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叠加发力,满负荷释放“一带一路”交汇区域的地理优势和平台功能,服务国内外众多的外贸企业和市场。

“道路通,百业兴”。河南持续打好“四路协同”的“组合拳”:

——坚持客货并举,持续扩大郑卢货运规模,加快建设布达佩斯等一批海外货站,加密国际航线,力争到2025年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0条以上、实现与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全部通航,把郑州机场打造为国际客货运“双枢纽”。

——瞄准“世界级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内陆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大战略定位,高标准建设郑州国际陆港。拓展中欧班列线路布局,优化省内二级节点,推进境外枢纽和节点网络建设,确保今年开行3500列以上。

——全面启动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全省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项目投资达到1000亿元,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建成6个现代化港口,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此外,河南首创的“网购保税1210”监管服务模式,已复制推广至全国前5批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成为跨境电商进口主通道;中大门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已复制推广至乌鲁木齐(西大门)、呼和浩特(北大门)、南宁(南大门)等城市,形成全国特色品牌。

随着“四路协同”优势凸显,河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区域整体生产效率提升和产业链韧性增强。从最初的日用百货,到如今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河南造”加速拓展国际市场,河南开展的国际合作也从贸易向生产制造、文化交流等领域延伸。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河南创造了“后卫”变“前锋”的佳话。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河南厚植优势提升开放竞争力,前景更广阔、未来更可期。

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集装箱作业区一派繁忙景象。重庆日报记者 张锦辉 摄

重庆

打造从“末梢”到“前沿”的开放之路

□重庆日报记者 杨骏

重庆地处内陆,与靠海沿边地区相比,在开放的物流通道上缺乏优势。如何打破困局?重庆的想法是:打通一条由内陆直达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首个中欧班列路线中欧班列(渝新欧)应运而生。它由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出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约16天。它的诞生,让重庆内陆开放建设的格局焕然一新。

截至2023年年底,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折算列近1.4万列,累计运输货值近5000亿元,形成50余条成熟运行线路,辐射亚欧地区40余个国家百余个城市。

“陆”通了,重庆还想与“海”联得更近。

重庆谋划了一条重庆铁路港—广西北部湾港—新加坡港联动的新路线,以实现“一带一路”无缝衔接、内陆口岸与全球连接、中西部与东盟联动发展。

2017年9月,这条路线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标志着西部地区货物有了“一路向南”的新选择。它,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成为其运营组织中心,牵头通道省际协作等相关事宜。2021年,在第三届西洽会上,该通道形成了“13+2”的共建格局,正逐步成为“一带一路”上一条陆海双向开放的金色纽带。

路为支撑,平台则为载体。重庆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加速构建开放平台。2015年11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正式落户重庆。

8年多时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不断深入实施,不仅在金融、航空、物流、信息四大重点领域取得成效,还拓展了农业、文旅、环保等领域的合作,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正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一张“金名片”。截至2023年年底,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295个、总金额256.5亿美元,金融服务项目264个、金额312.2亿美元。

随着开放通道与开放平台发挥叠加效应,重庆的内陆型经济悄然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比如,在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带动下,重庆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重要生产基地,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重庆造”。2022年,重庆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7000亿元。

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肩负着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任,重庆正从曾经的开放“末梢”跻身开放“前沿”。

未来,重庆将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不断砥砺前行。

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中铁集装箱阿拉山口站换装库室外换装区,大型设备正在吊装集装箱。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 摄

新疆

书写丝路新传奇

□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3月1日,春寒料峭,阿拉山口站依旧繁忙。在工作人员指挥下,一列满载机械配件、电动汽车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站内驶出。

望着列车消失在远方,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副主任杨睿轻轻吐出一口气说:“中欧班列保持了往年的旺盛势头,今年以来每天通行的班列数量在20列以上,最高达到27列。”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全国各地的中欧班列源源不断经新疆向西而行,仅去年一年,新疆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14397列,同比增长8.5%。

这是多年来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开放事业蓬勃发展的具体体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新疆抢抓机遇,发挥区位优势,把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拓展,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全面谋划推进核心区建设,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2023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573.3亿元,同比增长45.9%,高于全国总体增速45.7个百分点,首次突破3500亿元。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说,新疆今年将在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着力推动外贸保持快速增长、提升口岸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会展业有序发展、拓展区域经贸合作空间、推动双向投资固稳提质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疆铁路部门在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积极构建行车、货运、装卸一体高效联动机制,提前预留线路,保证不间断接发列车;加强与海关等部门协同作业,高效协调中欧班列通关审核、优先查验、换装放行等环节,提升货物换装及列车接发效率……

新的一年,新疆对外开放以骄人的成绩,翻开了新的一页。

1月,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中方18家企业与乌方达成签约项目18个,签约金额达4467万美元;中哈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对接会在新疆大学召开,中国、哈萨克斯坦高校签署了7份校际合作协议,未来将加快推进两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带动新的一年外贸开局良好。1月,巴克图口岸出口商品车2500余辆,同比增长29.6%,创口岸商品车出口新纪录;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入境车辆1.5万余辆次,进出口货运量18万余吨;1—2月,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均超过1000列。

阔步新征程,同心再出发。在共建“一带一路”新十年,新疆将在高水平开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书写丝绸之路新的传奇。

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连云港港口繁忙有序。新华日报连云港分社供图

江苏

立足“交汇点”续写“丝路情”

□新华日报记者 许愿

十年来,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江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集全省之力为绘好共建“一带一路”工笔画增添江苏色彩。

去年11月29日,一列满载100个标箱的中欧班列从徐州驶出,当天,江苏中欧(亚)班列年内开行首次突破2000列;今年2月16日,徐州中欧班列“菜鸟专列”启程开往莫斯科,这是徐州淮海港务区、徐州市国际货运班列公司与菜鸟集团合作开出的第一列“菜鸟专列”。

近年来,江苏省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行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省中欧(亚)班列开行2123列,同比增长7.6%,再创新高。

港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2月24日,“星慧”号轮船从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LPCT)离泊驶向柬埔寨七星海码头,标志着“中国连云港港—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港口”直航航线顺利实现首航。未来,连云港港将推动班轮航线总数达到120条,构建起向东连接环太平洋、向西贯通亚欧内陆、沿海串联南北港口的物流大通道。

2023年,江苏对共建国家(包括东盟、韩国)进出口2.25万亿元,增长0.9%,占比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至42.9%,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江苏与新疆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日前,盐城港集团与新疆多个口岸管理委员会就多式联运、商贸物流、口岸合作等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江苏援疆江阴产业园2016年开始建设,以创新的“智慧呼叫+”模式,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多语种、多民族构成的呼叫产业功能区。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要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也要有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

江苏省政府已先后6次派出援外医疗队为近8300名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患者进行免费医疗;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为印尼种植户讲授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近年来,一大批江苏推进的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在共建国家落地生根。

共建“一带一路”的下一个金色十年,江苏又将如何书写?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认真落实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促进中欧班列、洲际客货运航线扩面提效,提升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等载体功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将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推动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的双向互济,努力打造陆海统筹、内外联通的战略通道,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续写新时代“丝路传奇”。

党媒联动丨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再出发:路路相通促开放 共建共赢谋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 张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河南:担当科技创新重任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下一篇: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