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953
寒冬时节,走进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花园乡双井村,村外片片果园,村内屋舍俨然,一条新铺修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彩绘墙色彩斑斓,彰显文化特色,休闲广场上老人三三两两在闲话家常……一派乡村振兴新景。
双井村是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是一片有着光荣红色传统的土地。1938年6月至1945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双井村成为“水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至今,村子里还流传着许多军民团结杀敌的故事,成为代代相传的奋进力量。
“民权县红色底蕴深厚,全县一半乡镇是革命老区乡镇,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富起来,要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上下功夫。”民权县委书记王静娴介绍。
“2022年6月,民权县‘红色水东’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动工,将花园乡双井村、赵洪坡村、刘庄村、赵楼村列入重点示范试点,在传承红色精神、挖掘红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壮大绿色农业。”民权县副县长、花园乡党委书记张方杰说。
在乡党委政府带领下,双井村与河南省农科院、兰州大学联合共建马铃薯组培基地,4个示范村发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个体农户建设了20座脱毒马铃薯种苗繁育棚,200亩试验示范田,实现了从“产学研”向“产学研用销”协同发展的转变,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我们还建设了返乡创业园,占地60亩,引进玉米、胡萝卜和马铃薯种植加工等相关企业12家,安置返乡务工人员80余人。”花园乡信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本其说,他们将乡域特色农产品纳入公司,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销售“三统一”模式,打造“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合作社+实体店”的运作机制,让马铃薯、蟠桃、火龙果等农产品走出一条精细化品牌之路。
“这两年,乡里不仅出台政策对种植户进行科学指导,还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双井村种植大户邹俊杰乐呵呵地说。
今年,“红色水东”示范区四个村培育红薯种植产业基地3000余亩,发展马铃薯、胡萝卜等特色产业近万亩,通过免费配种、订单收购、生产托管、就业务工等方式,辐射带动双井、刘庄等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以上。
如今的双井村,红色打底、绿色发展,红绿交相辉映,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记者 王胜昔 丁艳 通讯员 宁津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 韩堃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央媒观豫丨河南淮滨县:应对寒潮天气 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下一篇:纪言:八项规定改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