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3102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11月23日,初冬暖阳下的白庙村安和宁静。尽管不是旅游高峰期,可村民们还是把村里拾掇得干干净净,农村老家做木工用的各种工具、大马车的车轱辘、故乡的老井,在西峡县五里桥镇白庙村,这些能引起乡愁情愫的景致随处可见,吸引着八方来客。
白庙村村貌
“以前的白庙村可不是这样,那时候环境太差了,就在如今游客最爱打卡的‘网红街’,当年就有4个旱厕和1个猪圈。”43岁的吕金瑞回忆起以往场景仍感到变化翻天覆地。
前营村党支部书记周琛介绍,白庙自然村不大,只有不到100户村民,因为种植猕猴桃,群众的钱包都鼓起来了。但以前因为环境差,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村“两委”于2019年从挖掘农耕作坊民俗文化入手,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改造旱厕、铺设污水管网,通过政策资金奖补和乡贤捐赠等方式,先后投入800多万元进行田、园、路、林、河综合治理,以民俗创意为主题,打造农耕文化街和手工作坊街。一套“组合拳”下来,小山村彻底变了模样。
如今的白庙村历史与风景相映、文化与生态交融,成为唤起人们乡愁记忆的打卡地,每逢节假日就会变得格外热闹。
乡村变了样,个个都不同......
香菇大棚内正在工作的村民
丁河镇简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内,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升柄展伞,阵阵菇香扑鼻而来。
“真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干得好,一天下来能挣80多元,不比在外打工的人赚得少,还可以照顾到孩子。”正在大棚内采摘香菇的宣沟村村民韩红军说着话就和妻子一起熟练地将成熟的香菇采摘下来,按照大小分装在不同的筐内。
香菇不仅成为简村的“致富宝”,也早已成为西峡县的品牌。
前不久,2023西峡农文旅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县委书记马俊发布了西峡城市IP、香菇品牌。西峡县把香菇产业作为富民“一号”工程,探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已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该县已培育香菇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事香菇生产、加工、销售工作的有20余万人,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年产值260亿元。依托“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产品远销日、韩、澳、德、法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近200亿元,为全县60%的农民贡献80%以上的收入,“西峡香菇”飘香四方。
白庙村村口正在手工加工香菇的村民
几十年来,西峡县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实际,着力培育香菇、猕猴桃、山茱萸,形成了“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
如今的西峡县,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铺开。
相关推荐: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开封:“垃圾银行”净化乡村颜值 “乐器村”奏响乡村新“声”
乡
乡村振兴看河南|让农民“慧”种田 新乡把“数字种田”的甜头送到乡亲心坎上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如何把饭碗端牢在自己手中 新乡从一粒“安全”的种子做起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韩堃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