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点击量:4174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如果说

残缺也是一种美

这一抹1500年前的微笑

值得细细品味

今天,一起来看泥塑佛面像

01

微微一笑,弧度刚好

1500年前的北魏

有这样一抹微笑

嘴角微微上翘

鼻梁竖直挺拔

面部有点“婴儿肥”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即使只有残缺的半张脸

那从容慈祥、舒展沉稳的表情

雍容华贵、器宇轩昂的气质

尽显无遗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这件泥塑佛面像

残高约25厘米

出土于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

据专家推测

完整佛像的脸部长度

约为40至50厘米

如果佛像呈站立身姿的话

整体高度应在3米左右

是彼时永宁寺供奉的最大佛像

02

从清秀到雍容

1500多岁的残片不冰冷

北魏时期

佛教盛极一时

根据《洛阳伽蓝记》记载

当时洛阳城内的佛寺

有1300多座

著名的龙门石窟

就是北魏开始开凿的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龙门石窟

从造像风格上看

北魏佛像

不再似前朝一般清秀

而呈现出圆润雍容的艺术气质

这是孝文帝推崇汉文化

进行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

佛教趋于本土化

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审美理想

和艺术体现的现实写照

佛像不再冰冷

而成为与人们对视和交流的

鲜活生命体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云冈石窟

研究者指出

泥塑佛面像的唇线清晰而饱满

很可能是一笔而成

下刀果断、没有犹豫

可见古代工匠技艺之高超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03

他为何只剩下半边脸?

佛面像为何只剩半张脸?

故事要从1500多年前的

一个雷雨天说起

彼时,泥塑佛面像供奉在

北魏洛阳皇家寺院永宁寺

永宁寺木塔一共九层

高约为136米

这样高的木塔

在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中国现存最高的木塔

是山西应县木塔,高约67米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永宁寺木塔复原模型

公元534年

永宁寺木塔被雷电击中

引起了火灾

大火持续燃烧了三个月

昔日高耸入云的佛塔

只存在了十几年的光景

便灰飞烟灭

幸运的是,经历大火之后

泥塑佛面像和一些小而精的人造像

保存了下来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的人造像 洛阳博物馆藏

即使身形已经残缺

原有的彩绘也消失殆尽

但只要它们存在

就为中国古代美学和佛教造像史

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浅浅的微笑

记录着历史

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焕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毛玥尹

视觉丨朱灵萌

技术丨刘竞尧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总台河南总站 洛阳博物馆 中国文物报社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 戴琰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楼阳生到三门峡市部分县市区调研

下一篇:时政微观察丨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习主席深刻阐释亚太之“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