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来如此丨13500年前的一只小鸟引领审美潮流

    点击量:3679

 “源”来如此丨13500年前的一只小鸟引领审美潮流

编者按|

可与美玉争辉的贾湖骨笛、纹饰独特的妇好鸮尊、栩栩如生的莲鹤方壶……你永远可以相信古代人的顶级审美。高颜值的艺术遗存,仿佛是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辰,绽放着永恒的光芒。这些史前艺术的瑰宝,展现出那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许昌人”遗址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西部,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这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的遗址现场,接连发掘出45件珍贵的人类头骨碎片化石,成为1949年以来国内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最多的遗址。

一个“漂亮小鸟”的出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中国雕塑品,它的发现将中国雕塑艺术向前推进了8000多年。

“源”来如此丨13500年前的一只小鸟引领审美潮流

2009年3月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了身长2.1厘米,高1.2厘米,厚0.6厘米的鸟雕。它是用均匀烧烤过的鹿角雕刻而成,整体颜色呈灰褐色,表面光滑,局部显示清晰的雕刻痕迹,鸟身线条简洁流畅、形态完美,距今1.2万~1.5万年,保存十分完整。

灵鸟翅膀部位线刻寓意羽毛,非常精致,足部前后两端刻有对称的凹槽,形成很平的底座。如果将鸟雕放置于水平面上,鸟雕可以平稳站立且能让它转动,说明当时人类已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灵鸟虽小,但它在考古学上的分量却非同寻常。

这只“漂亮小鸟”入选“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其艺术价值堪与世界级的艺术珍品媲美。

它栩栩如生,线条简洁流畅,形态完美,展示了古人类对自然形象的细致观察和高度模仿、创作能力,这种雕刻技艺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意识。

在古代,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鸟雕为研究当时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泱泱华夏,有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从不缺审美。中华文明的审美是没有特定方向的,它更像是生命之流的恣意流淌,既可化作百川浩荡席卷天地,亦可变为涓滴细流润物无声……

“源”来如此丨13500年前的一只小鸟引领审美潮流

策划:魏剑 李铮

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

执行:娄恒 谢岚

文案:王紫仪 李东宝

出镜:李东宝

影像/制作:贺志泉

海报:胡瀚泽

特别鸣谢:许昌市博物馆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戴琰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央媒观豫 | 大别深山育新变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