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点击量:4597

   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从中国中部来到欧洲腹地,我不知道万里之外的卢森堡,等待我的是什么,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随着我们《走在“一带一路”上》欧洲采访组在卢森堡度过了7天的时光后,现在回想起来,除了紧张的工作,美丽的城堡,我还收获着卢森堡人对中国人、对河南人的真诚和友好,让我身处异国,却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美好体验。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被誉为“千堡之国”的卢森堡

  河南成了最好的“通行证”

  我们是从北京飞往巴黎转机飞往卢森堡。由于晚点,在戴高乐机场转机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十分钟。但洲际航班和欧洲区域内的航班并不在一个航站楼,下了飞机后我们一行三人带着大包小包一路小跑,乘地铁、转摆渡车,赶着去边检站。

  时间短、语言又不通,根据我多年在国内赶飞机的经验,很有可能无法赶上去卢森堡的飞机了。但我们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边检柜台问了问。当听说我们三个人是来自中国河南的记者,要到卢森堡采访空中丝绸之路时,边检工作人员立马露出了笑容。他告诉我们,他就是卢森堡人,在那里很多卢森堡人都知道空中丝路,也知道亚洲的那一端有一个叫郑州的城市。为此,他特别申请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让我们顺利安检及时登机。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的“卢森堡老乡”

  没想到,与卢森堡的第一次接触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发生在法国,那一刻,“他乡遇故知”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遇到了一个“卢森堡老乡”,焦虑瞬间消失。

  遗憾的是,我们都没有时间问问这位“卢森堡老乡”的名字。

  在这里采访,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卢森堡语、德语、法语,我们熟悉的英语竟然是第四语言。另一方面,在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欧洲,大多数人对街头拍摄采访都是抗拒的。但我们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拍摄街头画面和街采,一开始这样的“闭门羹”我们并没有少吃。

  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方式,开门见山告诉他们,我们是来自中国、来自河南时,很多人还是很友好的竖起大拇指,并微笑着回应。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在卢森堡市中心随机采访

  从“手牵手”到“心贴心”

  7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在卢森堡,正在掀起一股“中国热”,这里时时刻刻都能找到属于中国、属于河南的印记。

  在卢货航,有一间会议室命名为郑州,总裁福森表示,郑州会议室的命名,是对河南在卢货航无法取代位置的一种体现。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在卢货航总部采访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卢森堡货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森为河南送祝福

  卢森堡最大的物流企业瓦伦伯恩CEO弗朗茨·沃龙宝告诉我,去过九次中国的他早已是河南的老朋友。采访结束时,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珍藏的礼物,那就是河南航投送给他的《道德经》。他说这是他最喜爱的一件礼物,这是友谊的最好象征,这份浓浓的伙伴情让他终生难忘。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瓦伦伯恩物流公司CEO弗朗茨·沃龙宝展示《道德经》

  采访中,越来越多的普通卢森堡民众都表达了希望到中国、到河南旅行的愿望。在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摆放着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瞬间被一扫而空。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人们对河南文物在卢森堡展出的盛况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书籍爱不释手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送河南文物展览书籍

  而在当地第一家开设中文教学的雅典娜中学,老师和家长都表示越来越多的卢森堡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学习中文、掌握中文。坐在卢森堡的教室里,看着满屋子欧洲小朋友在认真朗读“曲项向天歌”,心中满是自豪。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卢森堡小朋友们正在学习中文课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雷米希市长雅克·西斯邀请记者欣赏摩泽尔河风景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在卢森堡,我感受到了这种民心相通带来的温暖。而这一切,正是源于十年前河南航投和卢森堡货航的那次牵手。十年来,这条“空中丝路”带来的不仅是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更带动了人民交流、互相了解,将两国人民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小演员们用中文说“我爱河南”

  放慢脚步,在异国他乡,沉浸在卢森堡的秋日阳光里,倍感亲切和温暖。

我多了一群“卢森堡老乡”丨记者手记·走在“一带一路”上

  欧洲三人组在卢森堡合影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象新闻

责任编辑 / 金涛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央媒观豫 | 河南鹿邑:尾毛产业年产值50亿元 10万群众就业致富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