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丨央视《开学第一课》河南娃解密甲骨文 这堂课有“知”有“味”

    点击量:6212

 □本报记者 冯军福

9月1日晚8时,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2023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正式播出。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从文化传承工程、中华文明探源的考古新发现等角度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呈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学第一课》上有咱河南娃。安阳市梅东路小学杨子熙同学参加了2023年《开学第一课》“文化地标我来推荐”节目录制,她结合“文化地标”殷墟的甲骨文、文物、史料等,向全国观众推荐自己的家乡。

“大家看这个甲骨文,你们能猜到这是什么字吗?看,上面多像一个屋顶的侧面呀,下面就像一个双手交叉跪坐着的女子,表示建好了房子,房子里有了家眷,即可扎根安定、安居,这就是‘安’字,安居乐业的‘安’,国泰民安的‘安’,也是我的家乡安阳的‘安’……”

节目中,杨子熙娓娓道来,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着甲骨文“安”字的由来和其文化内涵。

11岁的杨子熙是个“文字迷”,从小就对甲骨文非常感兴趣,她不仅是学校甲骨社团的成员,也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作为“解字小达人”,杨子熙平时还会出镜录制视频,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向同学讲解甲骨文。

杨子熙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滋养。“我们学校毗邻殷墟,是一所甲骨文特色学校,平时就非常注重甲骨文学习。”梅东路小学德育主任魏淑芳介绍,学校开设有甲骨校本课程,经常举行讲甲骨、写甲骨、画甲骨、演甲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园里的宣传栏等处张贴着甲骨文字。受家乡文化和学校氛围影响,孩子们特别热爱甲骨文,经常利用周末自发参加殷墟志愿讲解活动。

“我现在从课堂上已经认识了100多个甲骨文字。能够站在《开学第一课》的大舞台上,向全国观众讲解甲骨文的奥秘,介绍家乡文化,我感觉特别有意义。”杨子熙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韩堃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80万人次!11亿“热度”!隋唐洛阳城景区亮出暑期文旅“成绩单”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