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线故事多丨心怀科研科普,处处都是“实验室”

    点击量:3881

 编者按丨我省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推动创新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郑州大学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加快高精尖研究,助力超硬材料产业发展;中原农谷发展智慧农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哈工大郑州研究院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更多“千里马”在中原大地竞相奔腾……即日起,本报记者带你走进“创新一线”,感受“第一战略”在中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来郑大,就是想找个好好干活儿的地方”;

“做研究要注重产学研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做科普特别有意义,也许一个孩子的人生从此改变”……

8月29日,走进郑州大学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副校长、实验室负责人单崇新教授耐人寻味的几句话,让人感受到了这位科学家的追求、信仰和情怀,明白了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为啥能在5年内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等荣誉。

2008年3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博士后的单崇新,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到国内。

2015年初,他又告别中国科学院,回到家乡河南,入职郑州大学。不提个人薪资待遇,不要求职务职级,只想“找个好好干活儿的地方”。

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单崇新说:“河南是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生产大省,有产业基础,但相关的前沿研究缺乏,在超硬材料制品的高端领域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希望在这个研究领域做点事。”

选准研究方向,单崇新开始组建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创新的思维模式、拼命三郎的劲头,他带领团队围绕金刚石材料与器件发展的瓶颈问题,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国内国际突破性成果: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克拉级高品相钻石的化学气相沉积合成工艺,推动了我国合成钻石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开发出高纯度金刚石单晶和光学级金刚石晶体;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金刚石基深紫外波段成像探测系统和通信系统……

晦涩的专业术语、枯燥繁琐的实验操作,经常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回家的辛苦,在出成果的那一刻,在看到科研成果助力产业发展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前进的脚步更不能停。

目前,人工合成单晶钻石的主流技术是高温高压法,但是这种方法做出的培育钻石杂质较多,合成大尺寸晶体面临艰巨挑战。

单崇新带领团队开发出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合成的人工钻石,不仅杂质少,也更适合光电功能应用。

“做科研要和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价值”,单崇新一直践行这样的理念。

如果说郑州大学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是他们的“第一实验室”,那么和金刚石相关的企业就可以看作他们的“第二实验室”。

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单崇新带着团队有的放矢做研究。化学气相沉积合成高品质金刚石的研究成果在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地转化;在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和“中原学者”工作站;与多家超硬材料企业建立了河南省金刚石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密切的产学研合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河南科技委员会主任,单崇新不仅科研拔尖,还特别注重科普,把科普活动作为科研人员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

从2017年开始,团队每年都要在郑州大学举办科普开放日活动,吸引数万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参加;他还带着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师生到偏远地区开展科普宣传和支教活动,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是他们一次次出发的动力。

2020年,单崇新被聘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2021年获评“典赞·2021科普中原”年度十大科普人物,2022年荣获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他所在的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也入选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把科学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中,就是在播种充满希望的未来。”单崇新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责任编辑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王凯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会谈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