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7987
最近,部分投资者“不淡定”了——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运作。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年内已有超2000款理财产品提前退场,其中多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实际上,理财产品提前退场现象在2022年也时有发生。
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前提下,盈亏本是正常的且无需争论的市场现象,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为何会引发投资者担忧?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卖方通常比买方掌握更多信息、处于更有利位置。此问题在金融市场尤为突出,理财、存款、贷款纠纷多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作为买方,多数金融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不太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规律,不太熟悉存款利率的生成逻辑,不太清楚贷款资金的监管规则,一旦事与愿违,金融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恐慌情绪,反过来会影响市场预期。
破解信息不对称的办法是坦诚沟通,用信息透明赢得投资者信任。目前,针对理财产品提前退场现象,多家理财公司已及时发布公告,为市场提供了良好开端。观察公告不难发现,产品提前终止的核心原因是及时止损、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具体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理财产品的管理人认为,由于后续存在不可控市场因素,提前终止产品比维持产品运作更有利;二是该产品的投资业绩不理想,触发了提前终止条款;三是因为该产品的净值波动较大,大量投资者赎回了资金,造成产品规模下降,为了避免相关损失,管理人提前终止了产品。
由此可见,一场“担忧”的背后,是“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初衷。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如何畅通信息传导通道,如何避免因“误读信息”而误伤市场预期。
要不折不扣落实信息公开的要求。关于金融产品信息公开,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细则,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制定和调整市场调节价,要在各类相关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设有商业银行网站的,应当在网站主页醒目位置公示。接下来,要强化问责,确保金融机构把规章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不可动作变形走过场,不可空喊口号不作为。
要下大力气压实一线销售人员的责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说到底要靠每一位一线销售人员、工作人员。但要看到,一线销售人员的业绩压力较大,个别销售人员为了尽快完成考核,无形中可能会损害消费者权益。例如,个别销售人员在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时,故意把“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解释成“收益固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各金融机构应优化考核标准,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更优先的位置,既为一线销售人员解压,也为提升服务质量预留空间。
要细水长流帮助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解决问题要标本兼治、内外结合。如何内调?要帮助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方面,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是个系统工程。金融机构可创新渠道,通过线下网点讲座、微信公众号推文、线上直播讲解等方式,为消费者系统性介绍经济金融常识,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是个长期工程。金融机构要细水长流、久久为功,要坚持做、长期做,最终实现与消费者共生共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