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05
全媒体记者 闫亚铭 苏长春 韩冰
在驻马店这片土地上,有一位被群众亲切称为“驻马店的林巧稚”的医生。从青春年华到年逾古稀,五十一年如一日,她坚守在妇产科临床一线,用双手迎接了八万多个新生命的诞生,守护了无数女性的健康。她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驻马店市道德模范、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原主任医师张梅月。
每天上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院区的妇产科门诊前,总是挤满了前来求诊的患者。她们中很多人,都是奔着张梅月这个名字而来。
“我的女儿出生时张主任给接生的。我们全家都说,将来无论女儿在哪个城市生活,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回到驻马店找张主任。这份信任,是几十年攒下来的!”正在陪家属看病的韩贝说。

刚过古稀之年张梅月,从小目睹身边女性饱受病痛折磨,立下了从医救人的誓言。1977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她放弃留在省会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从此,从同事口中的“小张”到备受尊重的“老张”,她把人生最宝贵的五十一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张梅月说,驻马店的山山水水养育了她,市中心医院培育了她,她舍不得离开,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驻马店人民。
1995年,南方一家医院以高薪聘请月薪仅几百元的张梅月,她果断拒绝,因为她的根已深植天中大地。妇产科病情多变,被喻为“血染的战场”,张梅月凭精湛医术和非凡担当,多次将患者从死亡线拉回,创造诸多生命奇迹。粗略统计,她主刀妇产科手术达数13万例且零事故,接生婴儿8万余例。专家门诊日,她曾一天接诊超100例患者,还曾连续完成16台妇产科大手术,同事称她为“拼命张医生”。
“张主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的负责,在自己患有阑尾炎期间,仍为慕名来找她的患者把手术做完。术后张主任阑尾化脓穿孔,急诊又住院手术。她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医者担当。”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保健科负责人吴春茹说。
在张梅月心中只有“救人”。为此,她几乎把医院当家,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2000年一天,父亲打电话想见她,她因工作未能及时赶到,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这成了她永远的痛。孩子的童年,她也几乎全程缺席。
“对家人付出太少、亏欠太多,但是,每天都有那么多患者等着我去医治,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这是我的责任。”张梅月说。
“责任”二字重如千钧。1989年起,张梅月连续三十多年资助一位李姓孤寡老人直至其去世;遇到贫困患者,她常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尽显医者仁心。2009年到了退休年龄,因患者和医院需要,她三次延迟退休。2016年正式退休后,她拒绝多家医院的高薪聘请,接受返聘,继续坚守门诊和手术台。
作为全市妇产科学带头人,她不断学习创新,两次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国际妇产科联盟会议,引进先进技术,主持的科研项目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填补了省市多项技术空白。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等荣誉,2012年出席全国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接见。
张梅月甘为人梯,培养的数千名学生遍布各地,成为医疗战线中坚力量。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刘勤说:“张老师不仅教我们技术,更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她常说,‘医生手里攥着的是人命,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
虽已年过七十,张梅月眼神依然清澈,步伐稳健。她将大半生奉献给医学事业,用青春、智慧、汗水和热情践行着“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她说,她的榜样是那些年过八旬仍坚守岗位的医学前辈。“我的老师已经迈入80岁的高龄,而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要像他一样,将毕生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为患者服务的事业中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