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839
全媒体记者 闫亚铭 苏长春 通讯员 贺永明
在绿色能源浪潮奔涌的新时代,他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在新能源技术研发的画卷上书写青春华章。作为公司技术攻坚的"尖兵",他扎根岗位五年如一日,带领团队突破光伏储能效率技术瓶颈,用日夜坚守诠释"奉献"精神,以锐意创新点亮绿色未来,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新能源青年工作者的担当与风采。他就是河南万锂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涛。
1986年出生的陈涛是土生土长的正阳人。2019年,陈涛进入河南万锂新能源公司,在公司工作的五年时光里,经历了从接手锂电池项目、设备调试失败、产品合格率低、市场反馈波动等问题,面对困难,陈涛和同事们毫不气馁,白天泡在车间记录数据,晚上围坐讨论改进方案,最终用整整三个月时间,把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提升了近一倍。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陈涛说,当他们的产品成为河南消费电子领域的“金字招牌”,他深刻感受到,青年人的价值,不在于喊出多响亮的口号,不在于岗位是否耀眼,而在于能否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2021年,公司启动“高安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陈涛搭建了前端有聚焦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创工作室,后端有攻坚工程转化的技术尖兵突击队,让实验室里的“0到1”与产业端的“1到100”无缝衔接。
陈涛说,在新能源行业,他们每优化一道工序、每提升1%的良品率,都是在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从优化一道工序到提升一个参数,从攻克一个技术难点到完善一项工艺标准,从改进操作规范到完善管理体系,从突破思维定式到构建创新体系,每一次跨越都是理想照进现实的接力。
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2022年3月,万锂新能源电芯事业部正式投产时,公司制定年产50万支的电池目标,但日产量刚达到五万只的时候,陈涛和队友们遇到了整批次电池掉电情况,公司一度面临停工停产、工人放假的困境。此时,陈涛和各队友们日夜加班寻求原因,认真分析,最终大家的配合下,问题顺利得以解决。正是陈涛培育的2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才是突破公司“卡脖子”技术的底气。
“陈涛是我们公司的骨干力量。工作上不仅敬业,热爱学习,还乐于助人、团结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把公司年轻人的力量凝聚一起,形成公司发展的合力,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引领作用。”河南万锂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乐林说。
作为青年一代,陈涛既是追梦路上的奔跑者,更是圆梦征程的接力人。从校准第一台涂布机的技术员,到带领团队攻克电池良率难题的研发总监,再到如今统筹电池项目的总经理助理,这条成长之路让陈涛深刻领悟:个人的成长只有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融入日常的坚守和奉献,才能真正绽放价值。(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泌阳县:书香漫花海 家训润心田